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第914章

作者:黄金老五

看着面前的张飞,不由点了点头。

他现在需要的是万人敌。

……

“张飞,张翼德拜见公子”,张飞看到扶苏之后,急忙走上前,向着扶苏施礼道。

“翼德快快请起”,扶苏走上前,将张飞搀扶起来。

接着,张飞的身影慢慢变淡,接着,扶苏将张飞降生出去。

扶苏给张飞安排的身份正是关羽关云长的义第。

扶苏成全他们的兄弟情义。

扶苏刚刚将张飞降生出去。

系统的提示音便响了起来。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组合——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赵云赵子龙,马超马孟起,黄忠黄汉升,获得组合奖励”。

第1260章 房谋杜断 齐国——齐文姜

扶苏听到这里,脸上不由一喜。

五虎上将组合啊,相当于一次异次元召唤。

即使是扶苏,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开心的神色。

“使用指定召唤,召唤——杜如晦”,既然已经将“蜀国五虎上将”组合完成,那么再完成“房谋杜断”组合吧。

而且第一次召唤的是武将,这一次也该轮到文臣了。

随着扶苏的动作,一张召唤卡出现在扶苏的面前。

正是“杜如晦”的召唤卡。

杜如晦的大名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

在初中历史课本上。

“房谋杜断”可是被提及过的。

唐朝时期,有五位丞相被人铭记。

而且有名有姓,有图画的方式出现在“历史教科书”的课本上。

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武周时期的狄仁杰,唐玄宗时期的姚崇、宋璟。

这五个人,在唐朝的时候留下了偌大的名声。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唐朝初年名相。

杜如晦早年曾在隋朝任滏阳尉。

隋朝末年,成为秦王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

李世民建立文学馆时,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

玄武门之变时,杜如晦与房玄龄参与策划,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

李世民即位后,杜如晦获封蔡国公,累迁尚书仆射,与房玄龄同心辅政,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二人因此被称为“房谋杜断”。

后世将杜如晦与房玄龄作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六,追赠司空、蔡国公,谥号“成”。

贞观十七年绘像于凌烟阁,位列第三,比房玄龄的位置还要高。

第一个长孙无忌,第二个李孝恭,第三个杜如晦。

第一个还是李世民的大舅子,第二个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只有杜如晦是个外姓之人。

杜如晦小时候聪慧有悟性,喜欢和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年间。

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礼部侍郎高孝基对杜如晦非常器重,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就是俸禄少点。”

于是用杜如晦为滏阳尉,但不久之后,杜如晦便弃官而回。

李世民对杜如晦评价说: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

而杜如晦的好朋友对杜如晦的评价也十分高。

评价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杜如晦在历史长河中,众人对他的评价也相当高。

曾国藩也曾经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

……

杜如晦的作用,谁也无可替代。

扶苏将杜如晦召唤出来,然后将杜如晦降生出去,安排的身份乃是房玄龄的好友。

就在这个时候,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了起来。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组合——房谋杜断,可以获得房谋杜断奖励”。

扶苏心里不由一喜,然后走出了系统空间。

……

而此时,在遥远的齐国,齐王将自己的女儿——齐文姜嫁给扶苏为妃子。

实现联姻政策。

齐王相信扶苏的德行,也相信扶苏会善待齐国的百姓。

不得不说,扶苏留下的名声实在太好了。

名声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其重要性,丝毫不次于千军万马。

没有看到三国时期的袁绍。

四世三公,名声响亮。

要不是袁绍人不行,估计就没曹操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