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的疯帽子 第634章

作者:言峰皋月

刀片:7

月票:14

打赏:1W

累计欠更:1

_(:з」∠)_

第68章 考量

晚上九点半,晚餐过后,夏彦去浴室里给放上一缸洗澡水加热,然后滴上些许能够缓解神经的精油。

接着他又随手检查了一下沐浴露和洗发露、护发素之类用品的量。

拉开玻璃门走到换衣间,将自己和有栖的衣物分拣出来,把不太脏的直接搁到篮子里,而有明显污渍的部分衣物则留下来,准备次日早上起来后手洗。

特别是贴身衣物,由于质地比较脆弱,洗涤的时候也得注意才行。

夏彦忽然拧着眉毛笑出声,觉得眼前一幕有些滑稽。若是换成其他同龄男生,仅仅是触碰到妙龄少女换下来的贴身衣物便已经血脉贲张了,而他却在考虑如何在不损坏材质的前提下清洗干净,确保有栖的个人卫生。

但话又说回来了,上学期间同吃同住的妹妹千反田的贴身衣物夏彦从来不会去管,都是那孩子自己学着来洗的。

从情理上来讲,由夏彦代为清洗还说得过去,但总归是有些事情需要学会分开。

尽管在千反田爱瑠蹒跚学步时,便有他这个做哥哥的照拂了。

可是妹妹总有长大的一天,也总有要独自前行的一天。

那孩子会找到足以陪她走完今后人生的人,这种事情也许会轮到那个陪伴之人来做。

在她足够成长之前,在她羽翼丰满之前。

名为表哥但实际上如同亲生哥哥一样庇护着她的清原夏彦,会与有栖共同热切守望千反田爱瑠的成长。

“话说回来,小爱瑠到底会喜欢哪种类型的男生啊……”夏彦自言自语地嘀咕,尝试着去思考这个问题。

他仰首凝望天花板的灯罩,“福部君?不可能不可能,他后面还有伊原在盯着……比企谷君也是同理……就目前看到的,也就剩下折木君了。嘛,一眼看上去就是个不错的家伙,头脑也聪明,还能够满足小爱瑠的好奇心……可是,折木君应该还没有结束‘悠长假期’吧……”

思来想去,夏彦眼下倒有些说不准一些东西。

千反田与折木的相处时间,他也并非全程在场。

姑且,去向其他人了解一下吧。

“折木君的悠长假期是什么?”千反田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

夏彦略微惊地挑了一下眉毛。

毕竟是在家中,警觉性比在外面要低很多,何况又是妹妹。

一味地进行思考的夏彦居然也没注意到千反田的靠近。

“小爱瑠要泡澡吗?热水还没有烧好,得再等等。”夏彦笑问。

“我知道热水还没有烧好……”千反田摇头,“我来是叫哥哥去听电话。藤岛前辈打过来的。”

“鸣海打过来的……我知道了。”夏彦点头。

随后便转身往浴室外走去。

千反田跟在他身后追问,“呐,哥哥。折木君的悠长假期是什么?他在放假吗?”

“自言自语被听到了呢。”夏彦失笑。

“也就听到了最后那句话。”千反田的手背在身后,迈出步子的时候刻意模仿夏彦的步幅。

“悠长假期、呢……‘不必要的事情不做,必要的事情尽快解决’,会这样宣称的折木奉太郎君,身体一直处在休息状态中。稍微看一眼就能明白的。”

“是这样吗?”千反田有些不懂。

“就是不知道他究竟休息了多久。”夏彦停下脚步,回过身来,“答应哥哥一件事,你和折木君是同一社团的伙伴,是朋友。但有些事情如果对方不主动提及,就不要去问。包括当下的‘悠长假期’。也许有一天你们的关系会亲密到无话不谈,但在那之前,要把今天我说到的事情深深地压在心底。”

“嗯,我记住了。因为这是折木君重要的信条呢。”千反田理所当然地这么想了。

“真不愧是我的妹妹,这么懂事。”夏彦伸出手去抚摸她的脑袋。

千反田不由得笑出来,“能从哥哥口中听到夸奖的话语,实在是太难得了。今天究竟是什么日子啊?”

夏彦眉头一抖,手下的力道加重,“真敢说啊,小爱瑠。”

然后千反田灵巧地往下缩了缩身子,从夏彦的手中逃脱,“因为是事实嘛,哥哥你再欺负人我就告诉姐姐了。”

“哦呀,已经学会拿有栖那牵制我了,长进不少。看来可以开始剑道修行了。”夏彦露出貌似危险的笑容。

“要学吗?”千反田却没有躲,反而一脸期待。

天然理心,免许皆传。

哥哥的“当代剑圣”之名,她可谓是相当了解。

“等假期不那么忙了再说,反正时间有的是。”夏彦收起那副吓人的表情,温柔地告诉她。

“嗯!”

在千反田转身走近客厅时,夏彦静静地注视她的背影。

“能够结束折木君悠长假期的人,会是小爱瑠吗?”

说罢,他有些苦恼又有些宽慰似地笑了。

————————

客厅里,夏彦拿起手机,与等待了近三分钟之久的鸣海通话。

“喂,鸣海?我是夏彦,这么晚打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之前说的那个戴墨镜的客人又到店里来了,大概一个半小时之前。”鸣海说。

夏彦坐下来,“一个半小时前,为什么现在才打电话?”

“宏哥去跟踪花掉了一个小时,但被对方甩掉了。宏哥说对方可能是专业的。”

“哦,是吗?”夏彦稍稍被挑起了兴趣,“你们打算怎么做?”

“爱丽丝驳回了让宏哥、少校跟阿哲前辈蹲守的建议,由我和彩夏蹲守。”鸣海说,“不过我觉得应该跟你说一下。”

“劳你费心了。”夏彦说,“我收拾一下就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