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我在明教建运朝 第69章

作者:肾虚怎么办

  在那动乍数以万计的战争当中,就算是大宗师强者、天人强者,被那军阵一缠,只要有些许强者在旁骚扰,说不得就要陨落战场当中。

  与此同时的江南西路,淮水两岸。

  在慕容龙城的命令下,方腊带了两万大军,同样南下东进,想要从侧方给本就兵少的朝廷一方,制造压力。

  不过可惜的是,世间第一天骄杨昭横空出世。

  在淮水之上,杨昭带着方百花、惊鲵、焱妃、伍云召、伍天锡、乔峰等人,以斗将的方式,与方腊一方连连大战,轰动整个江南。

  直到这时候,大宋之人,方才察觉到,在杨昭的麾下,居然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大宗师级别的天骄强者。

  形势对于慕容氏一方,似乎越来越不利。

  就在这时候,有人向慕容博献计,可以利用方腊在东南六州之地的威望,直接釜底抽薪,把东南六州给扫平了,将那童贯二十万大军,赶入江南。

  江南之地狭小,养下而今的辛弃疾、杨昭两支大军,已是不易。

  只要把童贯大军也赶入江南,便会引爆童贯、辛弃疾、杨昭等人多方的重重矛盾,用不了多久,就会内部自乱。

  到时候,慕容氏只要派人牢牢锁住长江沿岸和东南入口,便能活活困死朝廷官军。

  得此妙计的慕容龙城,大为欣喜。

  很快,慕容龙城便以大燕之主的名义,封方腊为永乐圣公,让其以大燕的名义,轻装上阵、绕道江西南下,收服东南。

  而杨昭和方腊等人,之所以拖了这么久。

  为的也就是,让慕容氏心甘情愿的,去扛下祸乱东南的大锅。

  反正传檄天下的檄文当中,开口便是大燕、闭口便是慕容氏,总而言之,坏事方腊去干,黑锅丢给慕容氏。

  一篇《讨东南檄文》,很快传遍天下。

  而后短短半月时间里,东南六州尽反,如火如荼,将那童贯二十万大军撵的跟兔子似得,到处乱窜。

  东南震动、朝廷震动。

  一时间,风雨欲来.

第109章 暴怒的赵佶,艮宫献策

  临近八月,汴京,艮宫。

  在这一方宫殿当中,奇花异草、湖石遍地,哪怕是一草一木流落出去,都是足以价值千金的好宝贝。

  可惜,往日里备受官家喜爱的这艮宫,却是被人砸的七零八落。

  赵佶为人俊朗,有风流才子之相。

  不过往日里总是温和儒雅的大宋官家,此刻就像是一头恶龙一般,披头散发的咆哮着,在其身前,数名朝廷大员颤颤惊惊,低头不语。

  “该死的混账,慕容龙城到底想要干什么,他好大的胆子。”

  “还有童贯呢,二十万大军,皆是朝廷精锐,连一群泥腿子都不如。”

  “到底是你们这些朝廷大员无能,还是朕的江山……”

  吼一句,就砸一方珍宝。

  东南变天,和长江沿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辛弃疾、杨昭、童贯等人,死死所在江南苏州一代的角落当中。

  哪怕是赵佶再昏聩,也知晓,一旦最后的江南被吞并掉,慕容氏的势力,就能连成一片,统治整个长江以南。

  成势以后,有长江天险守护。

  朝廷方面再想剿灭慕容氏反贼,就难如登天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在慕容氏的《讨东南檄文》传开以后,大宋北方的辽国、金国,大宋西北的西夏、吐蕃等地,很快都露出一幅蠢蠢欲动之相。

  等一腔怒火发泄了个差不离。

  赵佶良久方才沉静下来,黑着脸道:“诸位朝公,都给朕说说吧,接下来,我朝廷该当如何应对眼下局面?”

  一时间,四下冷寂。

  在场的梁师成、蔡京、李彦、李纲、诸葛正我等人,面面相觑。

  眼看着赵佶就要再次发飙,最为熟知赵佶脾气的梁师成顿时开口,道:“官家息怒,区区反贼,一时之盛不足为惧。”

  “官家不如动用太祖太宗所留圣旨,命我大宋武圣遍巡东南,危局自然可解……”

  大宋的底蕴,还是很强的。

  只不过到了武圣这种地步以后,可敌万军,可与帝王同座。

  昔日大宋赵氏祖上留下的人情,用一次就少一次,不到万不得已,赵佶本身是极为不愿动用的。

  “官家,臣首推太祖四字秦王殿下,五湖帝姬乃秦王嫡亲孙女,而今遗落江南,为反贼所困,只消陛下圣旨一处,秦王殿下势必会竭尽全力,消除贼患。”

  “官家,臣以为,或可动用我大宋道藏馆内黄裳武圣……”

  “陛下,此时非十绝关内绝顶武圣令东来方能解患……”

  有人带头之后,如蔡京、李彦等一大群奸宦之辈,开始疯狂举荐武圣,就仿佛,这是他们的功劳一样。

  诸多人群当中,唯有李纲、诸葛正我等寥寥几人,依旧不言不语。

  动用大宋底蕴镇压天下。

  赵佶还没有彻底下定决心,扫了堂下众臣一眼,眼神微微一亮,道:“李纲,你说一下,眼下局势,该当何解?”

  李纲眉头微皱,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随后,李纲头铁无比的硬直而道:“陛下,江南之患、东南之患,祸在朱勔,臣有一策,无须动用我大宋底蕴,亦可解南方困局。”

  赵佶似乎是猜到了什么,脸色变得很是难看。

  李纲却毫不理会,继续道:“停花石纲、裁撤应奉局,斩朱勔狗头便传东南,十方反贼可定其六,若无东南之患,江南慕容氏反贼不过寥寥,反手可破。”

  “李纲,你放肆!”

  听到李纲的话语,蔡京最先跳了出来,怒斥道:“陛下每日操劳、顺理天下、平英四海,如此天人功德之下,从那东南之地选几块石头,稍稍满足一下对天人万物的欣赏怎么了,你安敢以此暗讽陛下,其罪当诛矣。”

  蔡京带头冲锋,李彦等人很快更上。

  其实这些个奸宦之流,早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赵佶那铁青的脸色,此刻也不过是媚上而行,趁火打劫罢了。

  这该死的李纲,装尼玛的清流啊。

  如今的大宋朝堂之上,谁还不是个文武全才来着,就显得你能耐呗。

  李纲是个好官,但却势单力薄。

  见到李纲被众人喷的狗血淋头,赵佶的脸色,倒也稍稍好了那么几分。

  紧接着,赵佶甩了甩袖子,厉声道:“李卿也是一片好意,行了,都不用说了,东南应奉局是不能裁撤的,朕要以东南湖石,参悟天人之变,此事容后再议。”

  “诸位爱卿,不知还有谁人,可为朕解东南之忧?”

  李纲还要说些什么,不过很快被人拉了一下衣袖,恨恨停了下来。

  拉了李纲衣袖之人,正是那如标枪般挺立的诸葛正我。

  和李纲这种直谏之臣不同。

  诸葛正我也是个正直之人,但却更知变通,略微沉吟,而后道:“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东南之忧。”

  看到开口之人是诸葛正我,赵佶脸色稍有不喜。

  和李纲一样,诸葛正我也是朝中死硬死硬之人,若非朝廷实在离开不了这些能臣干吏,赵佶早就把这些没眼色的人给赶出朝堂了。

  押了口茶,赵佶脸色不渝道:“诸葛神侯,少说些没用的事情,懂吗?”

  赵佶的意思很清楚,老子的玩乐,不能停。

  诸葛正我深吸一口气,僵笑道:“陛下之心,老臣明白,东南应奉局乃陛下天人道途,自是不能裁撤。”

  赵佶满意点点头,道:“很好,爱卿继续说。”

  诸葛正我眼睑微垂,道:“陛下,应奉局之事,在南方之地已成民怨,朝廷或可为其更名易姓、改头换面,用以平复民间汹汹之情。”

  “至于应奉局的主官,却也不能再用朱勔此獠了。”

  “老臣麾下名捕无情,自江南传来信报,已联络上了燕逆麾下第一号大将方腊的妹妹,方百花。”

  “无情信中言道,有朱勔头颅,或可从内部攻破反贼势力,将那方腊等人诏安,用以内破燕贼、外镇江南……”

  赵佶面色变幻,隐隐露出意动之色。

  而这时候的苏州城中,西楚遗园。

  方百花在杨昭的示意下,已经成功混入到了无情、朱侠武等人的队伍当中.

第110章 方腊跳反 三方合流的乱局

  江南之地,以方百花的天人境修为,只要不是被大军、民众拖累,何处皆可去得。

  比如隐藏在西楚遗园当中的无情、朱侠武一伙人所在之地。

  数日之前。

  方百花按照杨昭的授意,在那泗口渡与杨昭‘拼死’一战,受创之后,便带着麾下一队女兵,潜藏行迹,来到了苏州城中,要袭灭整个西楚遗园。

  好在当日辛弃疾正在西楚遗园当中,与五湖帝姬议事。

  被辛弃疾发现后,方百花又遭重创,种种意外巧合下,逃到了西楚遗园当中无情所居住的小院当中。

  ‘重伤’的方百花,与无情不打不相识,并透露出了一些归顺朝廷的意思而来。

  无情对此极为重视,冒天下之大不韪,便将方百花藏了起来。

  在方百花养伤期间,无情为了接近方百花,说出了自己乃是女扮男装、行走江湖,并各种关心,很快与方百花成了好闺蜜。

  双方交情到位以后。

  在无情的各种套路下,方百花‘毫无心机’的,便将事情原委道了出来。

  原来在淮水泗口渡一战当中,杨昭带着大量高手,与方腊大军斗将。

  方腊南下不得,心中对于慕容氏的造反大业,充满了迷茫,便派出使者,想要与杨昭等人联络一番,看看能不能投降朝廷。

  本来这是件天大的好事。

  然而杨昭此人,狼子野心,居然以此为借口,想要逼迫方百花成为其小妾,如果不同意,便要借助朝廷大事,让方家满门灭绝。

  恰逢那个时候,慕容龙城发布了《讨东南檄文》。

  万般无奈下,方百花的哥哥方腊,不得不带兵前往东南。

  如此受辱的情况下,方百花又与那杨昭几次大战,奈何不得的情况下,便想要潜入苏州城,袭灭西楚遗园,出一口恶气。

  无情等人,身为名捕、神捕之流。

  其实在这一段的江南旅居过程当中,早已经发现了以赵师容、杨昭等人为首的一伙人,野心不小。

  经方百花这么一说,很快便接受了这一‘事实’。

  所以才有了无情传入诸葛正我手中的秘报,也才有了诸葛正我在艮宫当中的献策。

  没用太长时间,大宋皇宫中很快有旨意传出。

  以朱勔人头,诏安方腊,在反攻剿灭慕容氏贼子之后,驻兵太湖西侧,与苏州城中的赵师容、杨昭等人分庭抗礼,互相牵制。

  而且在萧钦言、辛弃疾的影响下。

  朝廷当中有不少人,提出让童贯麾下二十万大军,驻扎燕逆老巢,防备燕贼复辟和镇压江南大局。

  朝廷二十万大军、赵师容杨昭一伙、方腊一伙。

  三方牵制,可保东南无忧。

  不用动用朝廷底蕴,还能够让反贼内讧,又能死死稳住江南、东南。

  在诸葛正我、萧钦言、辛弃疾等人的各种推动下,平南之策很快被完善开来,令当今官家大喜。

  八月初,方腊跳反,改旗易帜,投入朝廷怀抱之中,反攻燕逆。

  镇江府渡口大开,朝廷齐聚长江北岸的大军纷纷涌入,更有方腊领路,短短不到半月时间,整个东南六州传檄而定。

  更有赵师容、杨昭、辛弃疾三路大军合并,自东路北上。

  原本在整个大宋都名动一时的大燕,转眼之间,就被围困在了镇江府一隅之地,再难有分毫动弹。

  这大宋南方的形势变化,快的让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