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赚个邻家小姐姐 第263章

作者:泡面级厨师

但博客如果单独的存在,没有流量来源,很快也会迅速的枯萎,其业务模式本身,不像想象中那么的有潜力。

微博则是能挣脱流量输血之后,依然可以独立存在,并发展到头部流量的商业模式。

或许,它还不是最厉害的社交媒体平台,距离后来的短视频,是有巨大的差距的。

但是,考虑运营成本和时代因素,现在微博网还是比BBS和博客都要好的多的商业模式。

也正是因为,目前微博网发展极快,让市场来不及跟风,还没搞明白,这个商业模式的为什么会火爆的时候,微博网已经成功的发展到了国内WEB互联网流量第一的宝座了。

这个第一的位置,从去年8月份登顶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来过。且相对后面的网站是处于瑶瑶领先的。

比如,一开始微博网比新浪和度娘等等网站,仅是略微的在日活用户上略高出一点点。

都是千万级的日活乼,PV浏览量也是大致上处于3亿多的水平。

一开始,三者几乎是你追我赶的状态。但是,微博网登顶之后,甚至跟后两者的流量还拉开了差距。

截止2005年12月末的数据,微博网的日活跃用户达2200万,日PV浏览量突破7亿。

而国内流量第二的度娘,靠着HAO123、MP3和贴吧等等一堆的产品,把度娘的主要的域名访问量提升到了1500万,PV大约2.3亿。

至于,第三的新浪网,IP访问量只有1200万,PV浏览量3亿。

总的来说,无论是IP访问量还是PV浏览量,微博网现在已经是完爆度娘和新浪。

更别说,其他的搜狐、网易、QQ网、TOM网之类的了。

现在的微博网属于是遥遥领先,在WEB流量可以统计的范畴内,国内属于第一。世界范围内也是流量前三名的网站。

至于,淘宝网虽然在到2005年末,大致上,已经跻身国内前十名的网站。注册用户1400万,IP访问量达500万,PV浏览量达9000万。

但是淘宝网依然是需要不断的砸钱打广告,买量来推动网站的用户规模的发展。

这就是电商网站的特点,用户的价值极高,但却是需要不断的购买流量。一旦觉得高枕无忧,减少投入买量,可能市场规模就会被其他的同行给蚕食。

毕竟,电商本质上跟线下的那些商场一样,用户不可能对商场有什么忠诚,一般都是那个商场性价比高和服务好,就去那个商场购物。

或者是,知名度比较高的商场,在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情况下,选择知名的商场,一般不容易犯错。

淘宝网就是这个心态,在这个关键节点,除了要考虑三年之期已至,需要迎合一下股东雅虎和软银的态度,采取一些变现的措施之外,还有就是继续巩固行业地位。

毕竟,C2C的第一,才刚刚夺下,还烫手。淘宝网还未彻底觉得,已经坐稳了第一。

相反,击败了易趣网之后,淘宝网其实已经发现了新的对手拍拍网。

拍拍网虽然成立的比较晚,现在跟淘宝网没法比,但谁让拍拍网背后的老板的腾讯呢!

目前,国内掌握流量的巨头,很多人印象中就是腾讯、微博之外,就是度娘和一些门户网站了。

其中,腾讯的流量目前主要是孵化自家产品,不太热衷于卖广告。

微博和度娘则都是卖广告的。

度娘的广告更精准,其实也更贵一些。

而微博购买流量的广告,投放的其实不是那么精准,但是流量便宜,性价比高。

对此,游戏行业的龙头盛大和电商行业的龙头淘宝网,都陆续的锁定了微博网的流量大单。

要不是,赵晗只愿意一年一个定价的模式,恐怕这些巨头横不得买三年五载的广告。

貌似,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即便是陈天桥也明白了,盛大不是卖流量的,而是要买流量的买量的模式。

淘宝也是这个道理,鹰酱市场的亚马逊早就明白电商需要买量,越早买量越占便宜。

于是,亚马逊一堆的超前的投资,导致亚马逊连续亏损差不多20年,原因就是不断的把资金投向有长期价值的方向,导致财务上看上去的亏本的,但这主要是市场没有给用户价值、流量价值和品牌进行货币化的估值。

如果对这些资产进行货币化的估值之后,其实,其买的很多资产是很划算的。看上去亏,实际上,只不过是有些资产没有被估算而已。

就跟淘宝网成立以来,一直是早持续的烧钱。这真的是完全把钱烧掉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其实,赚到了大量的开店的商家,赚到了大量注册用户,赚到了电商的生态。

这个……无法进行货币化的估值,所以只看到,淘宝买量,钱烧了,增加了用户规模和成交量,看不到利润。

但1400万电商消费用户和几十万商家,值多少钱?这个价值,目前体现在互联网公司的财报上是价值0,所以,很多人对互联网公司资产看法其实是错误的。

其平台最重要的资产,用户价值和商家的价值,完全没有统计,统计的都是其他一些可以统计的资产,其实……这种估算的方法就是错误的!

至少,赵晗觉着数人头,有多少活跃用户,一个用户价值多少钱,用这种方法看评估互联网公司。

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用户平均值多少钱,然后,再看看用户数量,先把这一部分的价值看明白,然后,才是传统的财报。

否则,只看多少资产多少现金,至少无法评估增长期间的互联网企业的价值。

第496章 怼鹅厂,鹅厂道歉和寻求合作

2006月1月3日,鹅厂的QQ空间里面,突然抄了“微博农场”的创意,弄出了“QQ农场”。

而以鹅厂的体量,自然是瞒不住。

在“QQ农场”出炉的当天。

微博网CEO白小鹿,就在网络上公开喊话:“鹅厂,你的QQ农场未经过我方微博农场授权,擅自抄袭。

请下架相关产品,否则,法庭见。

请学会尊重知识产权,如需要相关的产品,我方可以授权!

作为大厂,请自律。知识产权如不能得到互联网行业尊重,试问,将来你的产品被别人抄袭,有脸皮去声讨和起诉吗?”

微博网问世以来,一直不断的发展各种的企业和媒体关系,大量的企业和媒体,纷纷注册微博,进行品牌宣传。

白小鹿个人也是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加上,鹅厂……

第一个声援的就是阿里巴巴:“支持微博网的正当维权,鹅厂作为大厂,应该注重一下形象。”

第二个出来声援的是盛大,《泡泡堂》国内的代理运营厂商是盛大游戏,这款游戏一度的仅次于《传奇》的爆款。

但自从被《QQ堂》给致敬了之后,人气不断的下降,官司也打不赢,主要是鹅厂表示,你这游戏业是抄80年代的街机、主机游戏。

盛大游戏:“鹅厂又一次无耻的抄袭,我司感同身受。当初,我司大价钱引进了《泡泡堂》,市场人气和口碑都是极其优异,哪知道引进不久鹅厂就弄了个《QQ堂》。

现在《微博农场》原创在线,《QQ农场》抄袭在后,此风绝不可涨!

否则,谁要谁创新,立马就被大公司抄袭,利用流量优势做到更大规模,抢占创新者的市场,谁还愿意创新?”

大量的媒体,则是一面倒的站在微博一边。

主要也很简单,微博引进了大量的媒体,尤其是是一些存在感比较小的媒体,通过微博的新媒体,进行发布新闻之后,持续的获得了流量广告分成,以及给其母公司的媒体带来正式的广告订单。

微博网给了不少媒体,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

还有就是大量的中小媒体运营微博号之后,是需要雇佣专人的,而专人为了自己的饭碗,自然也是站在微博一方。

微博现在一个月要分出去的广告费,给这些媒体和普通大V网红用户,已经达到几千万元。

这数目可是非常惊人的,甚至有不少的网红大V,把微博平台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于是,微博网的CEO都要怼鹅厂抄袭了,网站用户站队微博网的用户自然很多。

随着消息发酵之后。

传统媒体也迅速的进入了跟进状态,开始报道微博网声讨鹅厂抄袭农场偷菜小游戏事件。

受到大量的舆论冲击之下,鹅厂在1月5日,股票出现单日超过10%的跌幅。

从原本开盘9.1港元,直接跌回到8.1港元。这简直是太痛了……

然后,在1月5日,港股收盘。

鹅厂放话说:“由于公司管理不慎,将临时工开发的小游戏上线,未能及时发现,侵犯微博农场的知识产权。

现已经下架侵权游戏,开除涉事员工。拟与微博网商谈,引进正版的游戏版权。”

在鹅厂放话之后。

1月6日,鹅厂股票大涨,从原本8.1港元,直冲9.5港元。

这时候,市场各种嚷嚷,无论是中小股东,还是持鹅厂股票的内部员工,都觉得股价大涨跟拟引进微博农场这条公告相关。

于是,1月6日,鹅厂的小马哥,开始通过IDG做中间人,寻求,跟微博网进行游戏版权合作。

1月7日。

赵晗又一次在江城县,见到了又一尊互联网大佬小马哥。别看小马哥比马老师要低调的多。

但后来鹅厂的格局,其实还是比阿里要大一些的。

主要的原因是,用户体量占据绝对优势。

鹅厂赌赢了QQ之后,后来又打造出了更胜一筹的微信。基本上,靠着即时通讯领域的优势市场地位,成为了国内日活跃用户最多的互联网公司。

手握最多的流量之后,后续持续的流量变现和投资,使得其赚的盆满钵满。

就格局而言,其实鹅厂的遥遥领先。胜过阿里至少三成以上的用户体量。

至于,后来即便是抖音,只能说是全球市场规模能到20亿月活体量,达到超过了鹅厂的格局。仅比拼国内的月活,抖音还是逊色于鹅厂的。

“这次来江城县,是向赵晗先生道歉的!我司,在QQ农场这个项目上,确实做错了。”

小马哥很有诚意的道歉,“我们已经下架了相关产品,希望获得正版的农场类游戏的合作!”

“没问题!”赵晗很爽快的说道,“我们对于授权合作是很开放的!

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你觉得我们的游戏好,你有用户规模,我可以授权给你!

我们赚的是微博用户的流量变现,你赚的是QQ用户的流量变现,我们并不是直接竞争关系。

你的QQ,越来越变成熟人的社交,亲朋和同事等等,以QQ作为重要的互联网联络方式,甚至比电子邮件更加常见。

而我们微博网,主要是用于品牌的线上宣传和经营,相当于是一个互联网大喇叭。大量粉丝关注你,你宣传一件事,可以更低成本被用户看到!

如果,你们不做类似于微博的产品,我们永远不会有矛盾。

毕竟,这类流量性质的平台,是你我的根本。其他用什么方式变现,游戏也好,电商也罢,其实不过产品用户和流量的水满之后,溢出来的一些利益。

其实,我甚至买了你们的股票,鹅厂以后发展的好,我股票上能挣钱。

你们鹅厂以后利润多了,未必需要跟别人竞争得罪人。别人做的好,你们可以问,能不能投资嘛?

投资最好的产品,化敌为友。

将来股权投资能挣钱就可以了。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什么产品都做,在不同领域树立不同对手,战线被拉长,成本和精力无限分散。

你们鹅厂管理精简成QQ和变现。QQ是本,变现是末。如果过度追逐末,什么都想要做,自然很焦虑,一堆的对手。

如果,你们抓住根本,QQ不受威胁,其他的云淡风轻,随它去了。其实可以,交游广阔,无数个厂商,都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小马哥点了点头:“很有道理。”

其实,鹅厂一开始各种跟风,树敌太多,且效果也不咋地。

到了后期,跟360进行了一番大战之后,损失的口碑远大于收获。加上,自己投资的电商拍拍网,表现也是不咋地。

渐渐的,鹅厂就开始转向外部投资为主。

也就是,类似于风投一般,给钱投资市场上细分赛道的优质的项目。

加上,鹅厂的流量倾斜,最终结果是外部投资的项目,远远比鹅厂自己内部做的项目要好。

原因也很简单,鹅厂除了流量优势之外,具体做产品不见得比其他的市场竞争出来的细分赛道的强者更有优势。外部投资可以选择市场竞争中,佼佼者的团队投资。

内部的孵化项目,却未必一定会比外部的更好。但如果内部做出来了,不用的话,之前的沉没成本太多,于是,不得不进行给更多资源,有些项目给了资源可以起来,有的项目,最终证明还是一个错误。

就跟历史上,鹅厂做了一堆失败的项目,如鹅厂的C2C电商拍拍网,就是最多的失败案例。其他的,什么微博项目,鹅厂也是做过微博,只不过,鹅厂微博,取名就等于给微博网做嫁衣。

其他的各大竞争对手,也是类似的原因失败。

原本历史上,新浪就比较聪明,一开始是新浪微博,然后,去掉了新浪两个字,就是以微博作为品牌名称,然后,窃取了鹅厂、猪场、搜狐等等一堆的同类微博的气运。

后来一堆的微博网站,大部分随后几年都下乺线。原因,也是这种同类的网站,大概率只会有一个成功者。一旦,最强的掌握了生态,后续的很难做起来。

原因,各路明星网红又或者是企业,同一类型的社交媒体网站,大概率只会选择一个作为主要的宣传阵地。

其实用户如逛微博类网站,大概率只会逛一个,这样最终结果就是它具备天然的垄断性。

一旦做成功了,其他的对手想要模仿,最终结果会造成,生态不如最强的龙头,大部分用户的精力只会放在最头部的微博网站上,其他的全部都生态枯萎。

这就类似于,马斯克收购了推特之后。

脸书自认为找到了机会,弄出了类似的Threads,推出几天内,日活跃用户4000多万,注册用户破亿。然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活跃用户大跌80%至800万日活。

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个规律,类似微博、推特之类的经营粉丝的社交媒体,一个语言地区,大概率只有一个龙头会垄断市场,其他的即便是顶级的巨头推出的,也很难超越既有的龙头。

第497章 跟鹅厂的合作

上一篇:我忽悠了全世界

下一篇:日在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