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狠人从太平洋开始 第196章

作者:月半皇

“你就是个糊涂蛋!”

马尔克斯上将就差没亲自跑到法利中将的指挥部骂他,“搞清楚现状,哪怕只有七百多号人,那也是一个麻烦......就算没有盟军的补给,他们的战斗力已经在萨维尼小镇验证过,纵观其战略战术,指挥官的水平绝对是超一流,有了盟军的补给乃至是空中力量以后实力大增!

不出动主力部队是绝无可能剿灭豪斯曼·伊文,反而会让其不断壮大起来......到时候,我们是按照原计划发动攻势,还是掉头围剿他们呢?时间上已经耽搁了很久,盟军不停通过犹他海滩运送物资上来,再不打已经打不过,可打起来豪斯曼这个家伙就在后方大肆破坏补给线,如此情况下你告诉我反攻计划能打多久?能推进多少公里?别忘了我们的战略目标!”

“法利阁下,我在这里提醒你——千万不要让麻烦变成噩梦!”

就这样,德军原本的作战计划进行了更变,矛头转向了把明文电报抛洒在整个诺曼底地区的豪斯曼·伊文,以及他指挥的那支即将得到改编的部队。

伊文若是知道德军调集了多少部队过来围剿,那一定会破口大骂:“踏马的,至于吗!?”

德军第6伞兵团全员出动,与之配合的还有一个工兵排、一个山炮营、一个装备少量3号剩余全是2号坦克的装甲连,除此之外还有3个连的三线征税部队。

那么,究竟有多少总兵力来围剿即将被改编为美利坚陆军第101空降师第1游击大队的七百多号人呢?

首先是步兵方面的主力。

第6伞兵团原本并不隶属第91空运突击师,调来西线之前是独立部队,麾下3个伞兵营总计9个伞兵连,装备54挺机枪主与9门81毫米迫击炮,机枪方面主要是FG-42型,混用少量MG34/42型——迈耶曾经说过,伞兵的机枪要区别于陆军,但到了1944年时期已经无法保证伞兵连的火力支柱都是FG-42,反正人均雅利安超人又不是没见过用MG系列肩射、腰射的士兵。

除此之外还有3个营属的重武器连,总计装备36挺MG42机枪、12门81毫米迫击炮、6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

作为一个团级规模的战斗部队,理所应当还有团属重火力连、反坦克连、工兵连——总计拥有4门105毫米无后坐力炮、9门120毫米迫击炮、2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反坦克炮、坦克杀手3具、20挺机枪。

加上后勤的人员,第6伞兵团总兵力抵达3457人。

不过,D-day与之后的两三天时间里,该团与101空降师激战于卡郎唐并被强大的美式火力所击退,弹药消耗颇为严重,经过后撤补充以后真正能参加围剿第1游击连战斗的兵力只有1500人左右,武器装备上也锐减了三分之一。

却也不是一个游击队能惹的存在,更别提马尔克斯上将调集过来的一个隶属第23装甲师第22装甲团第3营的装甲连。

由于东线战场的节节失利导致该坦克连是一个没有后勤分队的装甲连。

继而伊文需要面对的是3个坦克排外加一个连部。

后者装备2辆配备50毫米主炮的3号坦克与5辆配备20毫米机炮的2号坦克,前者则装备总计15辆配备20毫米机炮的2号坦克。

如果运气好,这支装甲连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三分之一的坦克无法参与战斗——无需怀疑这个时代的坦克有多么娇贵,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能让一辆前天还能行驶开炮的坦克到了今天就无法启动,或者启动没多久以后熄火趴窝。

主力搞清楚了,剩下的辅助部队也不能小瞧。

山炮营装备的主要武器自然是105毫米Geb.H.40山炮,每个连4门总计12门,该火炮除了昂贵以外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

工兵排就不必多说,只需要担心是不是战斗工兵。

算下来,伊文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山炮营的火力准备外加最少由15辆坦克组成的冲击队列,同时身旁还有协同的三五百的精锐伞兵。

当地目睹德国伞兵的法国居民是这么描述第6伞兵团——新来的德军不是以往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兵、敞着风纪扣的守备部队或懒洋洋的炊事兵,他们一下火车就排成整齐的队列,尽管脸色有些疲惫,但看起来士气旺盛。缠绕着伪装网的煤斗型头盔下面是一张张年轻的脸,眼神里带着令人心颤的杀气,当目睹穿着富有特色的迷彩服和低帮战斗靴的他们走过的时候,很多人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差点窒息而死。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伊文知道德国佬会出动主力来围剿他,却并不知道德军会为了对付他而出动如此大的阵仗。

按照伊文的预计,最多也就一个主力步兵营配属一个炮兵连——不就是打个萨维尼小镇,干掉了一个中校、少校,拉了5卡车的物资与几十个技术人员拍拍屁股走人吗?

你们德国人也不看看前线美军的攻势有多么凶猛,抽调太多的兵力过来搞我岂不是被美军主力部队一波穿!?

如果德军第91空运突击师师长法利中将、德军第84军军长马尔克斯上将按照伊文所在的世界那样一个遭到伞兵的伏击被子弹射成筛子,另外一个被空袭炸死,事态肯定会朝着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可能都不会出动一个步兵营,两个步兵连就差不多了。

可惜,轮回世界里没有如果。

浑然不知的伊文正在欣赏从萨维尼小镇拖回来的武器装备。

“德式装备,好东西啊!”

98K步枪,这是一款到了二十一世纪都相当出名的武器,质量、工艺、精准度、可靠性、安全性......等一系列栓动步枪需要具备的优点应有尽有,它要是在这个时代说自己是栓动步枪中的老二,恐怕没有其他栓动步枪敢说自己是老大。

MG42通用机枪,有的人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优秀的机枪,没有之一的那一种,但也有人诟病它对后勤体系造成的折磨,伊文其实并不喜欢这把枪,因为弹药消耗速度所带来的补充问题对于游击队而言是无解的。

MG08马克沁重机枪,同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古董,但只要你精心保养并在使用的时候给足了水,它就会以超强的稳定性与持续开火的能力回报你,伊文并不讨厌水冷机枪,也没觉得那是男人的浪漫,但真心觉得这把枪对于游击队而言有着可圈厱可点之处。

MG26机枪,前身是捷克造的ZB26机枪,无需多言,绝对是最适合游击队的轻机枪。

MP40冲锋枪,同样无需多言的一把冲锋枪,苏联人用了都说好。

至于MG34与MP38这两款在波兰战役、法国战役、巴巴罗萨初期大展神威的武器,伊文没看到、也没找到。

不过,也无所谓,毕竟眼下这批货称得上崭新出炉,上面还涂着枪油。

伊文忍不住端起一把MP40,仔仔细细欣赏这把枪的结构与美,但仅仅几秒过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立刻换一把新的MP40查看,连续看了5把以后他皱着眉头对黄九说道:“德国人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吗?”

“啊?”

听到这话,黄九一脸懵逼,下意识拿起一把MP40瞅了半天也没找出半点门道来。

“弹匣上没有加强筋。”伊文说道。

PS:

查了不少资料,我可以确信一件事——西线德军的法利中将、马尔克斯上将这两家伙要是活下来,美军在科唐坦半岛的进展不会很顺利,虽然诺曼底的历史不会改变,但美军的伤亡会相当巨大。

46.能配上他的只有【名震诺曼底】!

“加强筋是什么?”

种了一辈子地的黄九一脸的疑惑。

“你看我带过来的斯登冲锋枪。”

伊文把身上挂着的水管子取下来,顺势将弹匣拔了出来递到黄九面前,“看到弹匣上面这条细小突起了吗?这就是加强筋。”

加强筋可以在不加大制品壁厚的条件下,增强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同时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按照正确的持枪射击方式,斯登冲锋枪与MP40冲锋枪都是不允许握住弹匣,但这不是省去在弹匣上雕刻加强筋的理由。

战场环境决定了士兵不可能对弹匣爱护有加,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缺乏加强筋的情况下很容易让相当薄的弹匣壁变形。

“有这么严重吗?”黄九还不太相信没了‘加强筋’弹匣会如此脆弱,“怎么说也是金属制品。”

“别不相信这一点,反正我们的训练计划得更改了。”

本来是准备拿出三分之一的弹药用作训练,现在看着这些没有加强筋的弹匣,伊文认为必须要进行一场大训练。

所谓大训练是指机枪手不光要训练机枪的短点射、长点射,根据周围的地形来判断最佳的机枪架设地点,他们也需要进行栓动步枪、冲锋枪、手枪的射击训练......步枪手、冲锋枪手亦是如此。

纵观历史会发现游击队的士兵与正规军的士兵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能够使用的武器种类上。

前者没有成体系的后勤补给,所以有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武器,天赋一般的人博而不精,天赋异禀的人博而精......后者有完整的后勤体系,所以步枪兵只训练步枪、机枪手只训练机枪、冲锋枪手只训练冲锋枪,常常会导致战况激烈的时候机枪手倒下,就算有人能捡机枪继续开火也无法抵达原使用者的水平,更无法制造出相同的火力掩护。

说白了,游击队是被长期的缺粮少弹给逼出来的,但伊文这边的情况有所不同。

刚把5卡车的军用物资拖回来,弹药方面有的就是。每一把枪械的熟练与精通不是靠摸、不是靠拆解,而是靠一发发实弹打出来的。

既然此次缴获的大批MP40与MG26的弹匣上没有哪怕一根加强筋,那就没必要去做什么长远的打算。

与其在未来必然会出现的激烈交战中掉链子,那不如让其在高强度训练里头掉......至少在训练里掉链子不会死。

况且,想要在几天之后的反围剿大战中赢得一线生机,就得让每一个参战的士兵做到别管是德军的什么武器拿起来就能使用。

关于伊文不等美军空投补给来了以后才开始,黄九并没有提出什么意义,只是询问他另外一件事。

“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何不直接提前让全员参加实弹训练。”

如今的大本营积攒了10万发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2万发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前者的通用性很高,98K、MG42、MG26、MG08马克沁重机枪只要是德军的非手枪、冲锋枪都能使用该子弹,后者则适配MP18、MP38、MP40。

“消耗量会很恐怖。”伊文说道,“如果美军的空投补给没有抵达,那我们岂不是把子弹全消耗在这种训练上了?”

“你也预估了围剿的力度,少说是一个完整的步兵营,很可能还是主力步兵营,对于目前的我们而言没有美军的空投补给,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两家的武器不相通。”伊文说道,“等美军的物资到位,还得重新进行训练。”

黄九摇着头道:“问题是我们中有太多人,连后坐力的滋味是什么都不知道。美军的空投补给什么时候来我们也不知道,万一来的时间点刚好要面对敌人的大规模围剿而没有训练的时间呢?用德式武器训练过后,至少懂得如何吃住后坐力,至少知道扣动扳机前要打开保险,至少知道枪械的什么部位是用来做什么的。”

这句话让伊文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视线落到了箱子里的德式武器。

大约两分钟后,目光重新落到了黄九身上。

“......你说得对。”

尽管伊文已经意识到游击队的训练与正规军的训练完全不同,可毕竟是第一次在没有后勤体系之下带着这么多人跟强大的敌人作战,就算很清楚战士们需要通过实弹训练来保证对枪械的熟悉,也难免会因为在正规军里待的时间太长而产生一种思维惯性——实弹训练就是指士兵对某一把武器的熟悉过程、对某一把武器的使用产生肌肉记忆的过程。

从而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

持枪的姿势、抵御后坐力的方法——不管是徳制武器、美制武器、凮英制武器,不管他们制造出的步枪、机枪、冲锋枪有多么不同,持枪姿势与抵消后坐力方法的区别不是很大。

伊文擅自觉得麾下的所有人都知道要把枪托抵在肩窝上,擅自认为他们都知道要把重心稍稍前倾,都知道左右手该怎样配合确保开火以后如何迅速稳定枪身。

然而,麾下70%的人连枪都没摸过,真正意义上的0基础。

“就按你说的办,一切都提前!”

除枪械训练以外,投掷物训练也很重要,带回来足足20箱M24木柄手榴弹,用掉其中的5箱能让战士们在真正的交战中不说能跟德国佬比比谁丢的更准,能不吃大亏就行。

下定决心以后,伊文立刻召集各个小组的指挥官开会将自己的决断告知众人。

从明天开始,预备役组的人将分配进入火力组、第一突击组、第二突击组,其余非隶属作战部队除战俘以外的人停下手上的工作,专心致志参加枪械训练。

不过,先不对其分配隶属部队。

伊文将后勤组的人分成三波,安德烈、伊戈尔、霍斯顿将各自带领其中的一波参与实弹训练,第二突击组的杰姆斯中士、阿尔文中士、杜勒斯中士在一旁提供技术指导。

“从明天开始,早中晚三餐......黄爷,麻烦您带着德军战俘处理一下。”

“没问题。”

会议结束以后,伊文马不停蹄找到了正带着自己挑选出来的炮手研究GrW34型81毫米迫击炮与铁拳30的克莱尔。

攻打萨维尼小镇的时候,迫击炮小队总计4个人,待在西南角的位置等到战斗结束也没打出来一发炮弹,克莱尔本人不觉得有什么,但另外三个被挑选出来的炮手可就相当心急,毕竟谁都想迫切参与一场实战。

最终一发炮弹也没打就结束了第一次实战,回到大本营以后三人的情绪明显有些跌落。

伊文能感受到克莱尔的小队士气没有昨夜出征前那么旺盛,却没有第一时间进行鼓励与安慰。

“克莱尔,研究的怎么样了?”

比起士气问题,伊文更关心队伍里的火炮与反坦克武器能否被克莱尔所掌控,所以只要有空就会来找他一起讨论与研究德军的迫击炮,有2级器械精通白送的30%熟练度,自然能跟克莱尔这样的专业迫击炮手讨论几句。

如今从萨维尼小镇拖回来的2门GrW34型81毫米迫击炮对比GrW36型50毫米迫击炮,不开玩笑的说更像是一门正常的迫击炮,但终究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探讨与学习。

“长官,它相当不错。”

克莱尔摸着炮管说道,“拿到手以后我就觉得很熟悉,我在下放部队以后打过几次我们的81毫米迫击炮,德军这个跟我们的区别不是很大,现在已经掌握七七八八,刚才正跟部下们讲解它的特点,估计落日前就能打出去几发实弹来具体测试其性能。”

只能说不愧是德国佬打满二战中每一场战役的迫击炮,GrW36型50毫米迫击炮跟他一比没有任何优势。

“那就好。”

伊文安下心以后目光转向了一旁的铁拳30。

还不等开口说话,克莱尔在一旁抓耳挠腮道,“我可以确信这东西是反坦克武器,但我连发射按钮都没找到。”

“这不怪你。”

作为一款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单兵反坦克无后坐力炮,铁拳的名声相当之大,哪怕它出现的时间点已经是第三帝国即将败亡的时候。

很多人会觉得铁拳的高爆破甲弹是撕开坦克的装甲后摧毁坦克的动力、传动、燃油,实则不然——它的战斗部分是采取的锥形装药,利用聚能原理让战斗部分的金属壳体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聚焦形成一条高速金属射流,使得压力能集中于一点以穿透装甲,达到杀伤敌方车内人员、破坏武器装备的效果。

注意,不是利用高温穿透护甲,而是通过极高的压力在装甲上打出洞来——金属射流的温度只有500至600度左右,这点温度是不可能把坦克的装甲烧出一个洞来。

铁拳30是铁拳家族中的最早款,理论射程30米,破甲深度140mm,然而实际射程不超过20米,最佳距离是10~15米左右。

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

那可是脸贴脸的战斗,冲锋枪与手枪的黄金距离,如果手持铁拳30的你没有好好隐蔽,还没等你瞄准坦克,协同的坦克步兵就已经一梭子打过来,运气差直接嗝屁,运气好没中弹也得被压制在隐藏的地点,

就算你隐蔽得当并成功摧毁了一辆坦克,接下来也难逃一死,这玩意发射以后的尾焰就算是白天都相当‘绚烂’,而且还具备杀伤力。

否则伊文手里的这支铁拳30也不会在尾端印上一段红色的德语警告———小心尾焰!

“这是德军用来对付坦克的单兵反坦克无后坐力炮,名叫铁拳。”伊文一边解释一边讲述如何实际操控。

正儿八经的流程并不是很多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用肩膀抗铁拳,而是将发射管夹在腋下,但它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战争后期,真正大规模用上的反而是民兵,他们上战场的前哪会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能把铁拳发射出去就行了。

伊文不会让自己的部下乱用铁拳,尤其要杜绝它相当糟糕的缺点——绝对要禁止肩扛,因为当发射仰角太高的时候喷到地上的尾焰会反过来烧到自己的脚。

长达3米的尾焰不是开玩笑的!

为了防止克莱尔这家伙什么也不懂的情况下去摸索使用铁拳,伊文觉得自己有必要详细讲解一番。

“首先要注意的是发射前必须清出背后3米的空间,不能有人员、装备、易燃物品,也不能有会把尾焰反弹过来烧到射手本人的物体,例如墙、战壕和散兵坑的后壁、树木以及其他种种。”

如此说着的时候,伊文打开发射管尾部封口的防尘盖并展示给克莱尔等人看,“到这里才算是完成发射的第二步,并且你们要记住,这玩意不是让你们用肩膀抗着发射,它与巴祖卡有很大的区别,必须夹在腋下。”

完成这一步以后,伊文指着后方的保险针,“打开它就可以准备发射了。”

接下来将发射管上的瞄准标尺打开,展示完成以后问道:“明白了吗?”

克莱尔等人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