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开小差
听到这里,正英帝再次忍不住发起了脾气,“那你们这些成天什么事情都不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好的大清官们,怎么在黄河水清的问题上,一直来给朕报喜呢?”
这件事情,还是太抽象了。
但凡报喜的官员没那么多,但凡表露出对黄河水清喜庆的官员没那么多,正英帝都不想说什么。
可问题是,明明是一桩坏到不能再坏的事情,一群不会办事,只会拍马屁的犊子们却一直在报喜不报忧。
说句难听的,这些人就是在屏蔽上听,只把好的挑出来说,坏的就全部瞒下来,给正英帝制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假象。
这转眼看下来,反而是被外放出去的陆成安更靠谱,至少他一发现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会立刻着手问题,而不是在那里装死。
自从听了【四世三贤】的事儿,正英帝对陆成安是有一种羞愧和怜爱之情的。
之前的正英帝对陆成安拐走女儿的事情,非常气愤,他觉得自己的女儿们是天底下最善良,最完美的,这陆成安不光要娶走一个,还想娶走许多个。
但现在正英帝看到晋王,再想到陆成安,立刻是满头大汗,陆成安对得起老苏家,老苏家却未必对得住人家。
而正英帝的一番话,顿时也问住了绯袍报忧的官员。
进皇城报忧本身就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差事,他也是被众人推举出来,光荣背锅的倒霉蛋。
一个回答不好,那就是当场革职,踢出京圈。
正英帝追问,他也不敢细细回答这个问题。
说他们这些报喜的官员没文化吧,那确实,但那么直白地说出来也实在是太打脸了。
看着已经陷入沉默,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臣下。
正英帝摇了摇头感叹道:“京城的庸碌之辈实在是太多了,朕过去果真是太仁善了。”
“晋王,赈灾的事情,我觉得需要一个可靠的人选,你认为谁最合适?”正英帝将话题问到了点子上。
“儿臣以为,晋王性情温和,知人善用,从善如流,能说会道,体恤百姓,又有爱民怜民的心胸,由她来兼任赈灾钦差是再好不过的。”晋王张口就来,顺势跪拜在地上请命道:“若是再赐一把尚方宝剑,上斩庸碌之王,下斩贪官污吏,那就更好了。”
正英帝点了点头,“朕以为汉王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晋王一愣道:“父皇,您听错了,儿臣说的是我啊。”
“这件事情不派本王出马,还有谁能顶得住如此压力?”晋王继续举例让自己出马的好处,“而且儿臣一向是不怕事的性子,将这件事情交给儿臣。”
“儿臣斗胆,可让当地的官员献上钱财主动赈灾,此番旱情,国库支出非但分文不取,儿臣还能充盈国库。”
正英帝瞥了一眼。
满嘴的油腔滑调。
如此重要的事情,正英帝是不可能交给晋王的。
她犯一个糊涂事,倒霉的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
让汉王来处理此事,官员上的处置确实不好说,但汉王赈灾一定是亲力亲为,尽最大的能力让百姓渡过难关。
何况正英帝也没想着要谁去额外完成那么多的任务,他只想要有人把最基础的事情做好。
晋王一口的胡话,一听全是她不可能完成的指标。
还想把赈灾的事情上升,做成肃清贪腐的大案。
你有这个能力吗你?
“就让监国的太子汉王全权处理此事。”正英帝敲定了主意,“即刻起,汉王立刻出京前往灾区。”
晋王顿时面如死灰。
明明使用记忆卡的人是她,怎么到头来最亏的人,却还是她!
按理说,这趟不是她晋王大放异彩的时候,结果舞台却直接让给了汉王。
要是汉王的表现极佳,晋王心里都有些不敢想了。
而敲定了主意的正英帝,就很难再被人动摇想法,立刻是提笔亲自拟定奏疏,并让汉王立刻从东宫过来面圣。
与此同时。
在应天府刚刚歇脚没一天的陆成安已经是动身上路了。
和陆成安同行的还有杭州知府张海京。
“你这次回去,就要多加小心了。”张海京跟在陆成安的身旁,“虽然旱情的事情早晚都要爆发,但你提前上报,多多少少会让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记恨上你。”
“成了他们心中的靶子。”
“他们可不管什么大道理还是小道理,只知道因为你上报旱情的事情让陛下震怒,使他们丢了饭碗。”
陆成安叹息道:“非常人行非常之事,既然做出了这一步的选择,我也绝不后悔。”
“要是知情不报,唯唯诺诺,我反而会更痛恨我自己的选择。”
“随波逐流只会让自己失去个性和勇气,没了这个,就没了心气。”
张海京同样是叹了一口气,但随后他又提议道:“到时候赈灾的事情,本府觉得你还是少闯进去,这些本地的官员未必会配合你,要是再给你使上一些绊子,你恐怕很难讨得什么好处。”
“如今提前上报旱情,你已经是把应尽的职务做到最好,避险护住自己是最好的。”张海京压低了声音道:“你永远不知道这人心到底有多脏,要是有人故意给你泼脏水,一时半会也很难洗净。”
“老张无虑,真要是碰到什么事情,我只需要一法便可破之。”陆成安淡然道。
“什么办法?”张海京看到陆成安这么自信的表情,忍不住问道。
“莫须有。”陆成安说出了这三个字。
“何解?”张海京疑虑道。
莫须有的名场面是有许许多多的例子,不过大晟王朝是没有的,所以张海京第一时间是没有反应过来的。
而秦桧杀岳飞,所用的就是莫须有的罪证。
这也是最典型的一组。
后世更是将此事衍变出了新的词语——莫须有。
但徐阶杀严嵩,同样也是莫须有的罪证。
你说严嵩坏么?
确实坏,在嘉靖的纵容和暗示下,做了很多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是徐阶给严嵩也强加了很多罪名,这些罪名之中很多都没有真正的证据。
谋反,私通倭寇的事情,都是拿不出任何证据的事情,但恰恰是这两个最莫须有的罪名,是让严家彻底覆灭的罪名。
这并不是徐阶想要让严嵩死,而是嘉靖想要让严家死。
对很多没有实质证据的事情时,你若是简在帝心,拿‘莫须有’的办法,反而是最快最有效的。
不过陆成安所说的‘莫须有’,倒也没那么夸张的‘陷害’之意,犯不着捏造伪证,只是在临时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先把人给抓了,再给朝廷补个证据。
属于是先抓人,再补票。
但规矩还是多多少少破坏了点的。
可陆成安又不在乎。
“你老张都当那么多年的官了,这些东南地方的官员屁股到底怎么样,你还能不清楚?”
“这其中有几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
“随便查一查,每个都多少有点侵占屯田,借权牟利的市井传闻,只是朝廷从来没有派人查而已。”
张海京有些明悟,“莫说是侵占屯田,借权牟利,贪污军饷、灾粮也不是没有。”
陆成安冷笑一声,“那我就罗列几条出来备用,现在有没有实据都无所谓,往后能查证出来就行,一套莫须有的流程给他按上,把人先抓再审,在比谁的底细更干净这一点上,我是不怕的。”
“反正他们是找不到我的罪证,我找他们的罪名却容易的很。”
张海京听到陆成安所说的话,忽然有些顿悟,可又感觉陆成安实在是太癫狂了。
这不就是无差别攻击吗?
“你这做法难道不是当孤臣?这样一来,谁敢与你同党?”张海京迟疑道。
“有什么比当孤臣,更容易得到陛下信任的?”陆成安无奈地问道:“反倒是与人结党更容易生祸事在身。”
“你干净,你怎么保证与你同党的人干净,到时候惹了一身骚,你是保他还是不保?”
“我若是孤臣,得了天子照应,能为天下人做的事情才能更多。”
陆成安很感慨。
这年头办点事是真难,处处都要想着如何应对别人的刁难,有时候不比谁更狠,那是要被版本淘汰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代代版本都是战神,那就必须适应版本,定期加强各方面的小技能。
作为版本的受益人,陆成安没道理不增强自己的进攻性。
最厉害的防守永远是进攻。
防守可以没有,攻击性必须提高。
先把人送进去了,那还要防守什么防守。
何况,陆成安已经意识到了...他有一个名为‘正英帝’的超强魔法护盾。
一般的魔法攻击,貌似对他无效?
那还不赶紧举起盾来,往前猛冲!
......
......
......
第489章 苏灵然:我要父亲你人前显圣!
不过,不得不说赈灾是个技术活。
如何把赈灾的公款落实到位,非常考验封建时期的官员。
国家富裕还好说,就怕遇到个穷的。
遇到个穷的也就算了,更怕遇到个穷的,手底下的官员还贪的。
即便是和珅在官场上都有三不贪,科举的钱不贪、赈灾的钱不贪、办不成事不贪。
然而遍地腐烂的大晟王朝,可能连和珅这样大贪官的觉悟都没有。
陆成安实在是不看好正英帝亲自钦点的官员能不能恪尽职守,在他来看,与其让官员主管此事,还不如请任何一个皇女主持赈灾。
至少皇女们是不会在赈灾钱上有所马虎的。
怀着沉重的心情,陆成安和张海京一道回到了杭州,等待着陛下的圣旨就位。
在职责上,陆成安已经是把自己应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然而再想要私自赈灾,就属于僭越之事了。
毕竟陛下都没指派人手,你一个其他职务的官员过来插手此事,那你是要收买人心图谋不轨吗?
而刚回到杭州没几天,正英帝的圣旨就落实了下来,此次旱情,就由汉王担当赈灾的主官。
陆成安心里是缓了一口气,汉王当赈灾的主官,就依照汉王的能力而言,顺利有序地完成赈灾项目是很容易的。
但这个时候,很封建迷信。
汉王有旱王的谐音,若是过程中出现了一丝丝不对的地方,或许就会引发问题。
当然,在这份圣旨内,还有褒奖陆成安主动进言,提前告诫朝廷旱情的进谏之赏。
可惜实质的奖励是没有的,还得等赈灾以后,陆成安在这件事情上的整体评价才能有所封赏。
但陆成安被单独拎出来,就有些被架在火堆上烤了。
多地的官员瞅着黄河水清,纷纷报喜。
唯独陆成安是跑了数个地方,一直报忧报到了上达天听的地步,与这些官员形成了截然相反的立场。
这不管怎么说都会被人记恨在心。
陆成安感慨了一下,心想着甭说当张居正这样手握重权还能办事的千古名相,就是当个海瑞,这难度也是摆在这里的。
然而,陆成安已经是被很多人给当成了扫把星。
先前倭寇入境,肆虐整个东南的时候,官场就迎来了第一次的大洗牌。
拥立派的核心人物长孙明‘被迫’承担责任,正英帝将责任甩在了他的头上,顺手落马了十余位南方的本土官员。
好巧不巧的是,在这一次动荡中,陆成安却是唯一一个既得利益者,而且正好是最重要的导火线。
别人都在犯错,出事,推诿责任。
陆成安却是唯一一个能给正英帝带来正面影响和好消息的人。
上一篇:折木奉太郎的实力至上教室
下一篇:我的追番有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