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道长别装了,你就是在修仙 第124章

作者:倒霉啊倒霉

江华农和他的兄弟已经用工具把柳树的外皮扒干净,露出了里面米白色带着木质花纹的木心。

“嚯,这图纸画的漂亮,我只在我爷爷让我看的木工教科书上见过。”

“江道长,你带回来的这颗柳树最多能够切割出六根椽子,材料有限。”

“我跟着我爷爷干过木工活,以前做过几回椽子,要不然这活让我来吧。”江华农的兄弟感叹完后,毛遂自荐道。

江云摇了摇头,拒绝了。

他可没忘记师父在梦中的叮嘱,修葺三清殿是一件大功德的事情,一定要亲自动手。

再说了,对一个学过机关术的人来说,用手锯切割出六根椽子,真的不算难事。

“各位居士,贫道今天教你们几手木匠活,现在是机械化时代,还在坚持这行的人真的很少了。”

“看一眼,少一眼,指不定这一行的手艺今后都会消失,且看且珍惜。”江云在道观里翻出一瓶黑墨水。

他取了一些朱砂,跟墨水混在一起,加在了墨斗盒里。

测量出那根柳树的形状后,然后从墨斗盒里拉出引线,然后把可以切割出的最大长宽高弹出来。

“难不成道长真的会木工,他干活的样子真的好专业啊!”

“道长,为了不让你的木工手艺失传,你能不能收我为徒?”

“就是,修行咱没天赋,干点木匠活,下点苦功,总能学会吧?”

“美女徒弟在线发牌,勾引道长,线下收徒,可御姐,可萝莉,可黑丝,可蕾丝哦!”

江云没有看直播间的弹幕,他让江华农和他的兄弟扶稳原木,然后自己拿着手工锯,开始切割多余部分。

一般的木匠,材料不够,自然是小心翼翼。

江云这个就胆大多了,要是连几根椽子都搞不出开,他可就真白学《机关术》了。

咯吱!咯吱……

手工锯的声音相当轻快,半个小时之后,刚刚还很不规则的柳树原木,现在就变成了一块长方体。

用尺子一量,长度两米三,宽度三十厘米,高度四十厘米,都不多不少。

江华农和他的兄弟看得目瞪口呆,这活干的确实漂亮。

“江道长,你这木工活到底什么时候学的?”

“小云,我原本还想看你出糗,没想到你干的还挺好,不错,不错,以后我家的木匠活,也能找你帮帮忙。”

直播间水友听着江华农的话,心中啧舌不语。

“好家伙,道观里养的东西不能吃,没办法薅羊毛,华农居然把主意打在了道长身上。”

“道长背地里到底还有多少才艺,我怎么感觉他全能啊!”

“我家三代木匠,我也学了四五年,摸着良心讲,我达不到道长这个水平。”

江云把整根柳树,又锯成了六根大小相同的椽子后,他又拿出了木工刨。

这可是将木板打磨平整的神器,而且是华夏独有的好玩意儿,只可惜现在大部分人见了都不认识。

“各位居士,这木工刨的结构简单,而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你们要是哪天穿越,在古代活不下去,那可以尝试当个木工。”

“用木工刨的时候,首先要把两根食指顶在刨口的两侧,大拇指顶在后面,这样不光方便发力,也能防止木刺扎到自己的手。”

“然后发力的时候,一定要平稳的前后发力,切记不要左右晃动。”

“重推轻拉,往回拉的时候刨子不要离开木料,不然刨出来的面很可能不平整。”

江云拿着木工刨,一边推拉,一边介绍道。

他刨出来的椽子,光滑平整,木纹清晰。

哪怕直播间的水友不懂行,他们也能看出活干得很漂亮。

“道长绝对是多年老木匠,一般人哪能把活干得这么漂亮?”

“学到了,学到了,请问当木工穿越到哪个朝代比较好?”

“我上学的时候,都没在直播间学的这么认真,感觉主播去教书也不错。”

“突然想跟主播红尘作伴,一起当个木匠,我刨木头,他修房子,感觉好没出息啊!”

六根椽子制作出来后,江云看着崭新的椽子摇了摇头,这椽子要用,还差一样工序。

------------

第200章要啤酒瓶作甚(求月票)

江华农见江云停了下来,便催促道:“江道长,椽子都削好了,那就赶紧换上去。”

“等屋顶修好之后,咱们三个正好做一顿好吃的,好好庆祝一下。”

“道观的修葺,要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这五根椽子太新了,不能用,需要用火对表面进行碳化。”

“火烧?”

江云见两人很是不解,便解释说:“木材碳化的处理为纯物理技术,只涉及到温度和水蒸气。”

“道观所有的木材,都是用180度到120度的高温,对木材进行长时间的热处理,使其木纹突出,颜色华贵,从而散发木质的芬香。”

“这五根椽子,也必须用同样的技术进行处理,道观还要传承给下一代,修葺的工作,马虎不得。”

直播间的水友,不明觉厉,不过他们也感觉江云说的话没错。

好东西就需要好好保存,然后流传下去,这些东西都是华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可不能毁在自己这代手里。

江云列出了自己碳化椽子需要的材料,四十个空的啤酒瓶子,两百块红砖,半袋水泥,半方石子,一担黄土及其他材料若干。

江华农看着材料清单,很是不解,他有一些犹豫的问:“江道长,你确定这是碳化椽子需要的清单?”

“没错,贫道为人诚恳,我还能骗你不成?”

“那就行,我家前两天装修,剩了不少建筑材料,除了黄土之外,那些都有,我现在回去开皮卡,把东西给你拉过来。”

江华农拖着好朋友离开道观,回家搬东西去了。

江云来到工具房,他找出了两个簸箕,一根扁担和一把铁锹,挑好之后,带着小白,从后院的小门,直接上了山。

天元道观后面有一块土坡,这土质很好,生长着一大片野葱和野蒜。

直播间的众多水友,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地方。

江云半蹲在地上,粘了一点黄土,搓了搓,然后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这才带着笑,点了点头。

他将两个簸箕摆好,然后开始用铁锹往里面铲黄土。

边铲边解释说:“各位居士,碳化道观里的那几根椽子,需要修一口土窑。”

“道观后面的黄土粘性不错,土跟沙子的比例只要达到五比一,就能修出一个不易开裂的坚固窑体。”

直播间的水友听得一脸懵逼。

什么意思,碳化椽子,不是简单拿火烤一烤就行了吗?

为什么要修土窑?

还有,道长,你怎么连土窑都会修,这个世界上你还有啥事不会?

江云往道观里运了四簸箕黄土后,估摸了一下,感觉够用,然后就用筛子,把黄土细细过了一遍。

他把手上的活干完,江华农也带着兄弟,开车来到道观门口。

水泥,红砖,沙子,石子,啤酒瓶等等塞了一满满一车。

“江道长,不够你就说,村里好几个叔伯听说你要修葺道观,都准备把自家用剩下的建筑材料给你拉过来。”

“我家剩的这些材料还有一车,要是待会不够用,我再给他们打个电话。”江华农十分慷慨道。

直播间的水友,感觉就像见了鬼一样。

很多人都了解华农的性格,视频中,一直都是在兄弟家又吃又拿,今天怎么一反常态,突然铁公鸡拔毛了。

他们三人一起,把所有的材料,卸到了道观后院。

江云在道观后院空闲的角落里,挑了一块位置之后,他先是铺了一层红砖,然后用水泥和沙子拌了一些混凝土。

红砖间隔一米左右,用混凝土垒了两排,高度大概四十公分,长度在两米五。

垒好之后,盖上两块石板,然后用红砖在石板上垒出一个凹槽,大概三层砖的高度。

咚!咚!咚!

江云干完活之后,他习惯性用手上的砖刀,敲了三下红砖,然后才起身去干其他事。

无人机镜头怼着这个半成品,展示了好几分钟,直播间的水友甚是不解。

“道长这又是打算搞什么新奇玩意儿?”

“嘿,虽然我看不懂,不过砌的砖是真漂亮,又干净又直,我给九分。”

“实锤了,道长以前百分之一百去工地干过小工。”

“砖刀用的比菜刀还六,我就想知道主播还有什么事他不会。”

“直播间的各位女同胞放心,道长唯一不会的事情,就是娶你们。”

“卧槽,那个弹幕谁发的?我破防了,我要把他揪出来,架锅烧火炖了它!”

“好姐妹,我看见那小子的弹幕了,你去加他,弹幕的ID叫做:倒霉啊倒霉【滑稽】”

江云捧着一筐石子,直接倒在石板用砖砌的凹槽里,铺了一层之后,他带着线手套,将石子扒拉平。

“华农哥,把啤酒瓶给我递过来,对,全都要。”

江华农一脸不解地看着江云,把空的大绿棒子啤酒瓶,在石子上,摆出了两个圆圈。

圆圈的中心,还放了两个空啤酒瓶,正好把空隙补上。

其中一个啤酒瓶上,江云还拿了一张纸往上面写了,不知道什么东西,然后塞了进去。

然后,便是用细沙,全部掩埋起来铺平,上面再次铺上红砖。

“江道长,你往里面埋啤酒瓶做什么?”

“啤酒瓶的空气可以减少热度流失,达到保温的作用,双层的保温玻璃就是这个原理。”

“这口土窑下面铺着啤酒瓶,可以让热辐射更大程度循环,更好的碳化里面的木材。”江云解释道。

江华农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听懂。

直播间的很多水友,则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啤酒瓶里的那张纸条上。

“道长,你往啤酒瓶里放了一张什么符咒,是不是聚火符?”

“各位居士,要相信科学,道观里没有三味真火,但是用聚火符,那绝对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好想趁着道长不在家,偷偷毁了他建的土窑,然后偷走装纸条的啤酒瓶。”

“我看行刑,楼上,你就不怕道长反手召唤天雷,然后隔着八百里,直接劈死你吗?”

“哪个哥们如此大胆,咱俩交个朋友,我要去你家吃席!”

江云看着直播间的弹幕,他笑着解释说:“各位居士别造谣,这年头造谣犯法。”

“那个玻璃瓶里面,是我师父教我的雷法和召唤天雷要掐的法诀,贫道留个传承。”

“万一以后道观失传,有人拆那口土窑的时候,看见那张纸条,万一学会了,那也算继承了天元道观的道统。”

------------

第201章土窑建好

不管道家、儒家还是佛家,这三家都喜欢在隐蔽的地方藏一些传承,以防不测。

秦王焚书,孔鲋鲁壁藏书,为后世保存下了原版《论语》《尚书》等多部经典。

佛教的大和尚则喜欢把经书藏在佛像的肚子里,或者干脆在庙里修地宫,把经书和珍宝埋进去。

至于道教的藏经手段,不可说,不可说……

土窑的底座修筑完成之后,江云又取了一些细沙,淋上水之后,倒在了底座的红砖上。

他用沙子塑造出一个圆滚滚的腊肠,然后在前面插了两根木棍,后面插了一根木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