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造了救世组织 第424章

作者:锈迹符文

反而一个个跃跃欲试。

恐惧来源于未知和不安,但是现在,他们对于鬼物即没有未知,也没有不安,毕竟好几位驭鬼者跟着一同到来,那剩下的,就是兴奋。

“在进去之前,你们可以先提出一些猜测。”夫子又说道。

“孤先来。”

一个圆脸小胖率先站出来,小眼睛却不由自主的向着武曌飘去,少年的心思一览无遗。

“厉鬼之诞生,源于怨恨,孤认为,此村庄定当有人为非作恶,是故,百姓多有冤死。”

虽然他一脸的自信,但只是话音落下,立刻有另外一人站出来,却是一位英俊的少年。

“青雀此言差以。”这少年直呼青雀的小字,“一来,自从仙君降世以来,世人皆知,人若含冤而死,则会化身恶鬼复仇,已经险有人敢轻易置人于死地,二来,我大唐一向严查为非作恶之人,若是无事还有可能无法察觉,但如果有厉鬼诞生,必求其原因,又怎至于让人为非作恶长达数年时间而未能发觉。”

夫子听完,也暗自点头。

不愧是太子殿下。

没错,此时回答的人,正是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

而他说的,正是合乎大唐现在的情况。

自从仙人降世以来,整个大唐在这七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早已经知晓了鬼物的存在,甚至习惯和鬼物共存。

先不说有多少人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为非作歹而不怕造恶鬼报复,就说这驭鬼司,还有地下负责监察记录的日游神,就不可能在出现这么多次恶鬼的情况下,还让这样的人继续为非作歹下去。

所以,刚才那个小胖子,也就是二皇子李泰的回答,应该第一个被否决掉。

而此时的李泰,已经脸色涨红。

再看李承乾站在武曌身边,更是恼怒,索性说道:

“你只言我说的不对,但你未猜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李承乾本来的自信微笑,也僵住了一下。

他的确没有想到会是什么原因。

这一次的实践,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次很重要的考核,几个皇子公主,甚至还有大臣们的儿子,还有他们这一批学子之中最优秀的几个人,全部都参与进来。

根据各自的表现而评分。

如果站出来反驳了他人,却没有自己的答案,那评分,想必也不会很高。

李承乾一下有些后悔站出来了,他只是看不惯李泰迫不及待表现的模样。

“呵呵,你不也不知道。”李泰冷笑了几声,正待还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武曌忽然开口了。

“好了,你们兄弟两个,见面就是争吵。”武曌对着两位皇子说的话毫不客气,但是声音语气却十分的悦耳,更带些恍若亲昵的感觉,让人难以生气。

第三百一十九章:丁香的教育成果

武曌开口,李承乾和李泰这对年级仅仅相差一岁的两兄弟,皆是无言。

尤其是迎着武曌的眼神。

就像是在看两位淘气的弟弟一样。

让他们二人又是羞愧,又是恼怒,却根本无法再说什么。

而武曌似乎是沉思一会。

柔声说道:“夫子,亦曌之见,这厉鬼频发,无非只有两种可能,一为阴气浓郁之地,但这是地理原因,如若是这样,则无需我等前来调查,那就只剩下了民生怨恨,而这民生怨恨,却有诸多状况,若不是有人为恶,那应是百姓相互争执,争执者,当为利,故,曌猜测此事当由利起。”

一番话下来,诸多学子皆是沉默。

武曌这一番话,其实也没有猜测更加细致的原因,但是,却给出了一个绝对不会错误的广泛答案。

甚至是已知条件下能够给出的最佳答案,想要再细致,那可以围绕“争利”来列举很多详细的情况。

这些情况只能是猜,一定有出错可能。

夫子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满脸的欣慰。

“素问明公主有倾国倾城之貌,亦有出将入相之才,得仙君庇护,万世难见,果然名不虚传。”

“夫子谬赞了,诸多师兄弟已有不少得到此答案,只是让着曌。”武曌含蓄微笑,浅浅的笑容犹如春风拂面,让四周不少的少年呼吸骤然加重。

虽然年仅十三岁,但已经显露出些许颠倒众生的风采。

不过,沈逸惊讶的,却是那份沉稳。

当年他给武曌的木牌上留下力量,纯粹就是顺手为之,但现在想来,这对于武曌而言,仙君独有的恩赐,意味着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关注,那将会是巨大压力。

再加上她那日益长成的美貌。

觊觎、算计、奉承、阿谀等等将会环绕她的整个成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丁香参与,长歪或者心理扭曲的概率更大。

想到这里,沈逸不由看了眼丁香。

“舰长?”丁香注意到了沈逸目光。

“做的不错。”沈逸轻声说了一句。

让武曌面临这样的压力是他的错,如果没有丁香为他做些拟补,只怕他会看见一个“长歪”的武曌并因此而有些许愧疚。

丁香没有说话,但表情分明带有些愉悦。

而此刻。

武曌的自谦不但赢得了一众学子更添一步的好感,更是赢得了夫子进一步的赞誉。

接下来,其余学子也有不少人站出来,大多是围绕着“利”进行着各种可能性猜测。

最后便到了进村时间。

“诸位,此次考核以分组进行,有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考核的内容不单单是调查本身,更是包含思维、谈吐、礼仪......”夫子讲述着规则,沈逸也听的津津有味。

近些年他其实没怎么关心大唐的发展,毕竟有丁香的把控。

但是现在看来,现在的大唐,起码在教育这一块很完善了。

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而注重各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