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程雪
这一个月时间,西部各省损失的人口超过了一百万。
这些人,大部分都被掳走当奴隶,也有少部分被当做牛羊一样杀了。
理由很简单,异民族老爷们喜欢。
回到帝都,伊城看到这些报告之后,怒不可遏。
他决定在收复这些地方之后,对当地的官场好好的梳理一遍。
有些人不拿底层人民当人,那他也没必要拿这些人当人了。
好在大部分西部人民都是被抓去当奴隶,还有解救的机会。
如果是被屠杀,那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伊城每天都会用盖亚粉底化妆成各种不同身份,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他现在是在和四面八方的敌人抢时间。
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宝贵的。
他最担心的就是革命军。
如果他们能够当机立断,直接派出一支机动力量直捣黄龙,冲着帝都杀过来,事情就闹大了。
如果敌人在这个时间段到达帝都,局势将会彻底不可控。
因为帝都城里有内奸。
他虽然通过五视万能找出了大部分内奸,但是谁敢保证那些基层的小官就没有叛徒了吗?
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希望叛军能晚一点到帝都。
心有所求必有回应。
这一次,伊城的祈祷奏效了。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南方叛军真的没有来攻打帝都。
对此,伊城颇感诧异,他根本想不通,叛军究竟在做什么。
这么宝贵的战机,他们不发动进攻,却躲在瓦伦西亚要塞后边。
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革命军......正在忙着开香槟和吵架。
是的,他们真的在开香槟。
在攻克瓦伦西亚要塞之后,革命军上下都沉浸在胜利即将到来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据革命军执委会办公厅的工作人员统计,最近一个月,瓦伦西亚要塞消耗的香槟和美酒数量,已经足以让这座要塞的所有库存见底。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革命军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类似国王或者总统的职务。
没有这样独揽大权,可以一锤定音的人,大家就只能开会。
光是开什么会,怎么开会,谁来开会这样的问题,就让革命军瓦伦西亚前进大营的工作人员头疼欲裂。
革命军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七名执行委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
他们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
进军帝都这样的大型军事行动,必须有执委会的决议才能实施。
在攻克瓦伦西亚要塞之后,纳胡拉非常想第一时间就带着一支军队向帝都进军。
他甚至有至少五成把握能够趁乱拿下帝都。
可惜,他没有权力单独做出军事决议。
于是,他只能等,等待执委会的召开。
在紧急召开的执委会上,纳胡拉提出了进军帝都,直接和帝国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的构想。
然而执委会的其他大佬都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他们害怕了。
瓦伦西亚要塞的争夺战,革命军的伤亡数字达到了20万。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二十万人的伤亡,带来的后勤和士气问题,让相关官员的脑袋都快炸了。
这里边至少有一半是革命军的精锐部队。
这些精锐部队都是七位大佬的直系。
死了这么多人,还是他们自己的人,这多心疼啊。
在得知帝国的北方、东方和西方都有大量的敌人出现之后,大部分执行委员都认为应该暂缓攻势。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
“如果我们辛辛苦苦的打下帝都,损失几十万人,将精锐部队全都赔干净,拿什么抵御其他势力?”
“异民族可以用钱来收买,那么东方的诸侯联军呢?难道他们也可以妥协吗?”
在这次紧急执委会上,几位执行委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除了纳胡拉以外,只有一名执行委员赞同他的观点。
其他人都持有老成持重的观点。
他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攻击帝都,需要多少人才有把握拿下帝都,在这个过程中要损失多少人?
第二,如果攻击帝都失败,如何应对帝国的反扑。
第三,如果攻进帝都,如何面对战斗力更甚于布德的艾斯德斯。
执行委员们一致认为,不能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赤瞳能够再次建功。
其中的一名执行委员提出了一个让纳胡拉无法回答的问题。
“如果艾斯德斯身穿全身板甲出战,有什么办法杀死她?”
答案自然是没有。
既然没有一定能够杀死艾斯德斯的方法,谁敢将决定生死的大战寄希望于敌人托大呢?
就算艾斯德斯是个狂妄的家伙,在知道布德的死讯之后,她肯定也有所防范。
如果杀不了艾斯德斯,对帝都的正面进攻简直是在找死。
纳胡拉虽然非常愤怒,但他终究还是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在双方充分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和对方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之后,执行委员会进行了表决。
最终以5票反对,2票赞成的投票数,否决了进攻帝都这个“军事冒险主义思潮泛滥的决定。”
离开执行委员会的纳胡拉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他很清楚,如果解决不了艾斯德斯的问题,进攻帝都只是一句空话。
可是,该怎么解决艾斯德斯呢?
他思索了许久,终于还是想到了夜袭。
如果能够潜入帝都,总能逮到艾斯德斯大意的时候。
这种刺杀的结果,很可能是夜袭全员损失。
但无论如何,总好过直接在战场上面对艾斯德斯这个可怕的敌人。
第二二一章 皇陵
不管纳胡拉怎么想,执委会的其他委员们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绝对不能在艾斯德斯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和帝国军发生冲突。
面对这种指导思想,纳胡拉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于是,奇异的现象发生了。
在七月的盛夏时节,在帝国境内的几大势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停手。
不管是组织叛乱的,参与叛乱的,平定叛乱的,围观叛乱的,还是趁着帝国叛乱来打劫的,所有人都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他们可不是爱好和平,他们只是有着更深远的利益考量。
当然,各方势力都觉得自己做出的决定是对的,是血赚的,至少也是不亏的。
对于帝国而言,利用这个难得喘息机会,从北方抽调了近二十万精兵驰援帝都。
这些军队在帝都周围扎下几十个营寨,保护了帝都背后的黑河和大运河的安全,和帝都的城防部队形成了掎角之势。
北方军团的存在,保证了帝都通过大运河输入粮食等必需品的通道畅通无阻。
当他们加入战场之后,南方叛军奇袭帝都的机会就彻底失去了。
叛军要想取得帝都,只能靠着强攻了。
这样的局面,对帝国中央政府来说,自然是血赚的。
站在西方异民族的角度,反正都是抢劫,没什么区别。
无论如何,帝国暂时抽不出兵力来管他们,也是血赚。
他们现在进可攻,退可卷起战利品逃跑,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东方的诸侯联军,打着“清君侧,除奸佞”的旗号,一路向西,也占领了不少领地。
在伊城的建议下,小皇帝给东方战线的太守们发去了一条密旨。
面对南方叛军,他们必须死守到底。
但面对东方诸侯联军时,可以不抵抗。
不仅如此,还可以允许他们借道,在军营驻扎,甚至可以在付钱的情况下取得粮食、物资补给。
按照伊城的说法,既然这些诸侯并没有直接打出造反的旗号,那他们就是帝国的封臣,自然可以享受封臣的待遇。
如果诸侯联军要夺取城池,可以直接将太守的大印交给福特公爵,但是要打收条。
反正就是一句话,不冲突,不抵抗,甚至还可以主动配合。
只是军队绝对不允许跟着诸侯们走。
福特公爵哪儿见过这种场面,当场懵逼了。
他不明白,这算什么?
他们虽然没有打出反叛的旗号,但是所作所为形同叛逆,帝国这么做,到底是闹哪样?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藩镇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京,结果在路上遭遇了剧烈的抵抗,最终死在了半路上。
他是做好了苦战的准备,谁知道却是一路绿灯。
这种感觉,就像是用尽全力去撞一扇大门,却发现这大门是纸糊的。
这种算错了力道的感觉,让福特公爵格外难受。
他想不通这一切背后的阴谋是什么?
福特公爵做事,向来喜欢算计。
他总是喜欢假设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存在阴谋,然后去揭开这个阴谋。
可惜,这一次伊城和小皇帝的密令,完全是阳谋。
就是大大方方的告诉你,你还是帝国的封臣,要进京当然可以,按照规矩来吧。
福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格外难受。
前进,总觉得是中计了。
后退,那根本不可能。
于是,在距离帝都三百里的凤翔关外,福特命令军队驻扎,不再前进半步。
这是伊城根据他的性格,量身定做的套餐。
福特公爵,疑心非常重。
他总是喜欢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