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94章

作者:一条咸鱼

与此同时,迁安以北的冷口防线。

镇北军第15旅从27日开始猛攻冷口,如今已经过去了快两天,此时夜幕降临,夜色朦i胧的冷口长城上到处都是战争的创伤,关口上古老的城墙被炮弹炸得满是弹坑,东北军士兵们躲在女墙后休息,耳旁是零星的炮弹呼啸声,对此他们已经习惯了。

此时已经夜晚,镇北军早已收兵,来日再战。

镇北军编制中,旅级火力支援是一个炮兵营,下辖一个105火炮的炮兵连和两个120毫米迫击炮连,进攻关隘显得有些火力不足。

这让习惯了大炮兵支援的镇北军战士们赶到很不习惯,15旅长马成在观察哨里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番后,撇着嘴回到了指挥部。

桌前的15旅参谋长吕元清笑道:“又怎么了?我的旅长大人?”

马成是土匪出身,虽然在辽西马匪中属于后辈,不过因为胆大心细,敢作敢当在绿林中闯下了不小的名号,五年前被张大帅收编,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张少帅不抵抗的命令,悍然拉起队伍跑进了白山黑水打鬼子,后来镇北军收复奉天后主动加入镇北军,曾参加过金州战役和大连战役。

“嘿,俺是在琢磨,这火力还是小了点。”马成摘下军帽,露出了一个光头,啧啧道:“等打完这张,我就回去给薛帅提议每个旅配一个炮兵团!”

吕元清被逗乐了:“我说你还真感想,一个旅弄一个炮团,全军七个师二十多个旅,得增加多少炮兵啊!炮兵可是技术兵种!就现在这一个全100毫米以上大炮的炮兵营还满足不了你啊?”

吕元清拿起桌上的香烟给自己点了支,给马成散了一支。

马成接过香烟放进嘴里,就这么叼着,也不点燃:“以前是不敢想,可咋们大帅不是出了名的财大气粗吗?这一个旅就一个炮兵营的确是寒颤了点,要不两个炮兵营也行!”

这下子,不只是吕元清被逗乐了,旅部里其他军官也强忍着笑意。

吕元清从鼻孔里喷出两支‘白箭’,抖了抖烟灰:“以前在道上混的时候,你能有这配置?现在看把你给惯的!真是越来越矫情了!”

“俺这不是穷怕了吗?”马成嘟囔道:“以前跟着张大帅混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团长,手下就几门70山炮,还都是老旧的架推炮,自从入了咱们镇北军,打了几次大战,享受过那重炮齐鸣的声威后,我是一直对150重炮念念不忘啊。”

“噗!”旁边一个(bjee)喝水的参谋忍不住咳i嗽起来。

马成白了这个参谋一眼,回头望向吕元清。

结果吕元清当头就是一顿笑骂:“那你等着什么时候能把大炮搬上坦克底盘再说吧。”

“把大炮搬上坦克底盘?”马成摸了摸光头,嘟囔着:“应该……可以吧。”

吕元清掐掉烟头:“前段时间军事会议上不是提过吗?军队想要一种高机动性的火炮随着装甲部队和快速运动的步兵师一起行动,将建议提交后,薛帅说已经在研制自行火炮了。就是把火炮装到底盘上。”

“真的啊?”马成幸喜道。

他的15旅隶属于第5师,如果这种高机动性的火炮出来后,应该会是在装甲师和两个机步师后,第二批装备的部队。

“你别以为这事儿很简单。”红警系统出身的吕元清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耸了耸肩解说道:“把火炮搬到坦克底盘上,光是后坐力就是一个大问题,越是大口径火炮,这个问题越大,目前好像世界各国都没有75毫米以上的自行火炮。”

“反正已经在弄了,大不了等几年嘛。”马成拍了拍肩膀,他现在才三十五岁就已经是少将了,可还至少有二十多年的服役期呢。

“报告!”就在两人谈笑的时,一名前线传令兵过来。

两人转头望去,传令兵小跑过来立正敬礼:“151团汇报,有一行人形色匆匆地从山上i下来,要求见旅长!”

“哦?”马成和吕元清互相对视一眼,现在可是大晚上的啊,天色这么暗了,从长城那边的山上i下来的人?

“把人带进来!”马成横刀立马地摆好坐姿,大手挥手。

“是!”传令兵立刻下i去。

吕元清小声道:“我猜啊,可能是对面扛不住咯。”

“驻守冷口的可是第67军王以哲的117师!师长翁照垣虽然是新加入东北军的,可却与王以哲相见恨晚,更是以兄i弟相称!”马成轻轻皱眉,虽然他也很想拿下冷口,这样就能够直接入关进攻到迁安的王以哲本部了。

不过想归想,15旅却被翁照垣阻拦在冷口关隘外整整两天了。

此人可是从护法战争中走出来,身经百战的一位老将了,而且是从一个小兵一路升上去的,在1926年第一次北伐战争时就曾官职中将指挥官,后进入日国陆士学校进修,1929年进入法国航空学院,回国后翁照垣加入了十九路军任一旅长。

1932年初日军在上海挑事,正是时任156旅旅长的翁照垣打响了淞沪抗日的第一枪。

上海和谈后翁照垣离开了十九路军,受张少帅之邀加入了东北军…

第234章:翁照垣

很快,几位身穿东北军普通士兵军服的军人走了进来。

当头一人立刻引起了马成和吕元清的注意。

这是一位看起来比马成差不多年纪的人,一身军装笔挺,脸型瘦长,带着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气,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两位就是马旅长和吕参谋长吗?”来人出声询问道,眼珠子在马成和-吕元清之间来回。

马成站起身,军姿挺拔:“我就是镇北军第5师15旅旅长马成。”

吕元清也站起身:“镇北军第5师15旅参谋长兼副旅长吕元清。”

来人笑了笑,立正敬礼:“东北军第117师师长翁照垣,见过两位将军!”

翁照垣?!!

马成和吕元清猛地一惊,怎么也想不到来的竟然是对面冷口关隘的指挥官,117师的师长!

旅部里其他军官也议论纷纷起来,眼前这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师的中年人竟然就是跟他们打了两天的117师师长!

翁照垣将一切看在眼里,轻声道:“两位很惊讶吧。”

“当然!”马成猛地一拍脑袋瓜子,看着翁照垣笑嘻嘻道:“你他娘的居然自己上门了!来人,给我绑了他!我看117师群龙无首后还怎么守冷口关隘!”

马成鲁莽的话语让翁照垣猛然一怔,这土匪的作风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很像是广西老表们‘做生意’时的口气呀。

就在几个警卫兵准备动手的时候,吕元清干净劝道:“住手!”

随后脸色纠结的吕元清对马成劝道:“我说旅长大人,你的匪气什么时候能改改啊!”

马成啧道:“什么匪气不匪气啊!这小子既然送上门来,咱们绑了他,117师是不是群龙无首?到时候我们进攻是不是更顺利?”

别说吕元清了,就连翁照垣都被这个土匪旅长鲁莽中的心细所惊讶,如果按照马成所说,也多半的确会如此发展下l去。

“哈哈哈哈!”翁照垣大笑出声:“镇北军中多绿林豪杰,今日我翁某是见识到了!”

吕元清拍了拍脸,他怎么就摊上这么个搭档啊!

随后翁照垣笑着解释道:“不过今日翁某可是来投奔镇北军的,马旅长这么对待翁某不太好吧。”

“啊?投奔?”马成和吕元清互相对视一眼,今天是什么情况,刚听说天津的273旅率部投降,晚上117师的师长就亲自跑过来投奔?

吕元清最先反应过来,做了个请的收拾:“翁师长,请坐吧。”

随后让警卫员去泡一杯茶过来,四月的北方夜晚还是挺冷的。

马成也坐了下来,好奇的看向翁照垣:“翁师长,这两天不是打得正热乎吗?怎么就忽然要降了?”

正喝茶的翁照垣差点一口呛着了。

打着热乎?

翁照垣看向马成:“这位马旅长还真是……别出心裁啊!哈哈。”

一l阵玩笑之后,翁照垣这才缓缓说道:“其实,在淞沪的时候,我就与镇北军支援淞沪战场的空军协同作战过,更是接收了你们提供的不少军火,一直想感谢镇北军对淞沪战事的支援,可是却没有机会。”

马成捧起杯子,吕元清也认真地听者。

翁照垣感慨一l声:“翁某当时是十九路军78师156旅的旅长,负责驻守闸北,当时我们旅是新组建的部队,接收了数百爱国志士的投奔,全旅官兵不过三千余人,机枪只有十余挺,火炮更是只有三门迫击炮!为了抵抗日军的坦克装甲车,不得不多次组织敢死队,用人命去填!”

说道去年的淞沪战事,翁照垣面色沉重,马成和吕元清虽然没有参加淞沪抗战,却能想象这种缺乏反坦克武器必须用人命去炸日军坦克的心酸,想到翁照垣当初三千多人一直在淞沪抗战第一线,不由对翁照垣心生敬佩。

“当时,多亏了镇北军提供的军火物资,我军才拥有了抵抗日军坦克装甲车的能力,后来更是在镇北军援沪空军的协同作战下将小鬼子的进攻数次击退,更是将小鬼子一个师团赶到江边!”

“可惜!”说道关键处,翁照垣长叹:“大好的局面,中央竟然要和谈,和谈不说,竟然还卖了薛帅!”

· ……求鲜花… ……上海和谈中,薛霖和他的镇北军被蒋委员长卖了的事在华夏军政两界高层中并不算秘密,更何况翁照垣还是当时驻守淞沪的十九路军一旅长。

在镇北军中知道这件事的也不少,马成和吕元清自然也听闻过,暴脾气的马成更是咒骂了几句。

“那后来呢?”吕元清拍了拍马成,让他别大声嚷嚷了。

“后来啊……”翁照垣回忆道:“和谈后,中央要调十九路军去福建,准备对广东军阀动手,我不愿意跟老家打仗,就退出了十九路军。”

翁照垣是粤军出身,广东潮汕人,家中祖祖辈辈都是石匠。

“原本是准备坐火车北上出关,看看镇北军这支部队的,在北平的时候被张少帅邀请参加了几次宴会,期间认识了做警卫师长的王以哲,我们两人相见如故,后来王兄劝了我几次,我便留下做了117师的师长,一直到现在。”

0

原来竟然是这样的。

马成和吕元清恍然大悟,没想到这位抗日名将在退出十九路军后原本竟然是准备投靠镇北军的,却在北平出了点意外。

“那你现在是准备……”吕元清饶有兴致的问道。

“其实翁某到117师也不过两个月,对下面的约束有限,前两日基本都是495团在驻守冷口关隘,今日中午才逐渐换成我能完全控制的496团。”翁照垣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放下茶杯后看向马成和吕元清:“如果两位信得过翁某,明日一早即可破关南下!”

破关南下!

两人被说得有些心动l了,若是能尽早破关南下,与第二师夹击盘踞在迁安的王以哲部,将迁安-滦县的十万东北军击溃,这样大军就能直接进攻北平!横扫整个华北平原!

战争基本没有悬念了!

不过……

吕元清眼睛微眯:“听说翁师长和王以哲将军是相见恨晚,恨不得拜把子吧。”

翁照垣没有反驳,微微点头带着些许惋惜道:“王兄是一位正直的军人,一位优秀的将领,但可惜,他跟错了人。”

悠悠长叹回响…

第235章:滦县战事

29日清晨,天青色的华北大地上。

滦县阵地上,两军交战的战场上,坑坑洼洼的巨l大弹坑东一个西一个,泛黄的泥土被炸城黑色,一具具还没来得及收尸的士兵尸体倒在战场上,一条条堑壕纵横,碉堡、机枪阵地密布,坑道内躺着一位位东北军士兵,早已醒来的高级军官眼见灰蒙蒙的天色即将大量,对面镇北军的阵地也开始出现动静,立刻拉响了战斗警报。

急l促的喇叭声在战壕里响彻起来,低级军官们通过交通壕从这个堑壕小跑到那l个堑壕,将士兵们一个个叫醒。

很快,还伴随着淡淡晨雾的阵地上充满了人气,东北军战士醒来后直接用手拍打了一下脸部,或者将脸贴在冰冷的堑壕壁上,让自己更清醒一些。

“零四三” 一支支步枪趴在了堑壕的沙袋和泥土构成的防线上,机枪阵地、碉堡、迫击炮阵地也纷纷开始调整诸元、清点着后方运来的炮弹和机枪子弹。

前线战壕上,一箱箱打空的弹药箱在堑壕内作为垫脚之物是不是让士兵们能坐下来休息下,后方运来的弹药箱则放在最顺手的地方,一枚枚木柄手榴弹拿了出来放在沙袋上。

东北军阵地虽然繁忙了起来,但却无人喧哗,士兵们都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或蹲在战壕里啃着火头军送上前线来的馒l头,偶尔传来的大声喊叫也是一些军官在巡视前线士兵。

一股肉粥的飘香味忽然传入前线战壕,随后蔓延到真个东北军阵地,所有东北军士兵都被这股肉粥香气勾起了胃,舔着干燥的嘴唇,鼻尖贪婪的嗅着味道,一名名士兵从堑壕里站起身,四处张望,寻找着这个味道的方向。

在军旅多年的老兵们都知道,如果是中高级军官的早餐,是不可能传l遍整个阵地的,如此大规模的飘香,莫非是王总指挥给兄l弟们批的福利?

但很快,前线的战士们便发觉了飘香传来的方向,是他们正前方的镇北军阵地内传出来的。

一名名东北军士兵手里拿着还没啃完的馒l头趴在沙袋、泥土上,看着一千米外的镇北军前线阵地,虽然这个距离看起来人就跟蚂蚁一样小,但镇北军前线战壕里到处走动l的围着围裙的火头军们却还是看得一清二楚。

众多东北军士兵不由脑补出对面的镇北军士兵领到一碗热乎乎的肉粥,再伴着馒l头甚至包子吃,空气中好像还有点榨菜的味道。

“这些狗日的镇北军,咋吃的这么好叻?”一名老兵油子一口啃掉手里的半个馒l头,满是怨念的嘟囔着。

“人家薛大帅可是财大气粗、富可敌国,听说第五舰队都是薛大帅自己掏腰包弄出来的,收复东三省后,以前日军没收的张家资产都归了镇北军,还有关东州和南满,至少赚了几千万吧。”一名士兵也满是羡慕的说。

“几千万?告诉你,以前咱们东北军四十万人的时候,每年就要两千多万的军费养起来,人家镇北军又是坦克又是大炮,还有那么大一直海军,没有数万万能弄起来?”另一面低级军官啐道。

“一个个干什么呢!”就在前线战士们窸窸窣窣的闲聊、抱怨的时候,一声l爆喝忽然从后方传来。

众人赶紧趴回战壕,才看到来的竟然是督战队那群家伙。

作为督战队,是不用上第一条战线的,而且还是嫡系部队,吃的用的都普通士兵好很多,战时士兵们很怕这些拥有战场处决权的督战队,但现在是早餐时间,两军还没有交战,前线战壕里的士兵们对这些督战队嗤之以鼻,虽然没有直接语言挑衅,但眼l神和抽l搐的嘴角却无疑在轻蔑着这些督战队。

随后战士们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战斗位上。

这位督战队军官看着士兵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虽然情绪不太好,但也明白前线不可逼得太急,便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这里,继续视察前线。

前线指挥部内,第63军军长姚秉正得到督战队军官汇报的前线情况后,点点头,让他们下l去吃饭。

一旁的副官端上来一碗肉粥说道:“师长,多少吃点吧。”

姚秉正侧头看着那晚公鸡碗里的肉粥,想到前线的战士们只能啃窝窝头甚至散发着馊味的馒l头,长叹一l声……

身为63军的军长,姚秉正为战士担忧,也为战事忧心。

作为东北军整编后的最后一个军,63军只有两个师,不到两万人,在山海关失守后,负责防御迁安、滦县的63军全部拉上了前线阵地,为王以哲部争取了撤退时间,和镇北军已经在滦县打了整整一天,连丢了两条防线,现在镇北军的兵锋已经将63军逼到了最后一条防线五子山一带,过了五子山滦县就再无可守之地了!

一点胃口也没有,对副官挥了挥手。

副官只得将公鸡碗放在一旁。

“王指挥那边回电了吗?”姚秉正的手指在地图上沿着滦河游l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