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71章

作者:一条咸鱼

“总理,那另外一艘新式战列舰呢?”萨镇冰见薛霖的计划里第一舰队只有三艘主力舰,不由觉得05有些不对劲儿起来。

现在的第一舰队有两艘战列舰,而大连造船厂里还有秘密建造的两艘标准排水量三万五千吨的新式战列舰,第一舰队为战列舰编队的话,正常来说不是该有四艘战列舰吗?

“德意国那边发来了合作意向,想和我们联合建造新式战列舰。”薛霖忽然说起了这个。

萨镇冰老脸一下子就垮下来了。

陈少宽和林永昌也猜到了:“总理是想把一艘战列舰卖给德意国?”

“其实造舰是其次,小胡子真正想要的是三联装大口径主炮的技术。”薛霖摇了摇手,安抚着萨镇冰:“萨老别生气了,这德意国想跟我们联合造舰更好,正好可以在欧洲牵引一下英、美的注意力,三联装主炮技术也不是什么机密,他们已经从银河公司买了一艘战列舰,研究出来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薛霖目前在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这两艘新式战列舰完全是按照北卡罗来纳级的标准来建造的。

标准排水量三万五千吨,满载排水量四万五千吨,航速28节,装备三座三联装380毫米主炮,副炮为十二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还有36门4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36门20毫米机炮,可谓已经达到了条约战舰的天花板。

虽然采用的是沈阳兵工集团生产的三联装380毫米舰炮,但还预留了空间,战事一起,只要五天就能将主炮换装为406毫米舰炮。

小胡子给薛霖发的密电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正好沈阳兵工集团拿到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的三联装406毫米主炮后作为样本,准备研制自己的406毫米舰炮,甚至准备在五年内公关460毫米舰炮,绝对不能让日人比下去!

薛霖也乐得让小胡子摊一些研究费用,还能变相支援小胡子,到时候全新的俾斯麦战列舰装上了三联装的406毫米主炮甚至460毫米主炮,可够英、美吃一壶了。

而且给欧美列强输出巨舰大炮的理念也是薛霖原本的计划之一。

因为他已经命人在秦岭大山里建立了导弹研究部门,正在拿着Hs.293空舰导弹和V2导弹作为样本研究,希望到时候能给崇尚巨舰大炮的列强们一个惊喜!

确定和小胡子合作后,小胡子那边的反应也很快,在九月份就派遣了一批专家和船工,乘坐游轮经过三个月的漂泊来到了华夏。

而在九月份的时候,当华夏远航舰队穿越了太平洋,回到华夏的时候,日国也再次做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策。

在外界的压力和内部法西斯主义的蔓延下,最终日国新组建的冈田启介内阁政府以华夏的战争威胁为理由,在1934年9月10日,宣布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并且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舰热潮!

日国退出海军条约的消息犹如一枚炸弹般激起了惊857涛骇浪。

华夏立刻做出反应,宣布如果在10月1日前日国还没有回到《海军条约》中,那么华夏也将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

一时间,远东的火药味更加弥漫了,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华夏最多在爆发一次‘甲午战争’,但是英、美两国不少有远见的人都知道,这一次华夏和日国积攒了几十年的仇恨将是不死不休的全面战争!

又被耍了一招的英格国愤怒至极,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甚至让外交大使向日国以命令的口吻命令他们回到海军条约中来。

但一意孤行的日国选择了拒绝,日国回复‘华夏依然在坚持巨舰大炮主义,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朝鲜半岛和台湾半岛提出领土要求,日国需要捍卫自己的领土和国家利益!’

9月17日,日国吴海军工厂正式开工了标准排水量六万四千吨的大和级战列舰。.

第807章:华夏退出海军条约

作为日国盟友和海军条约发起人的英格兰被这个远东的小老弟气了个半死,但仍然在努力的寻求让日国回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方法。

然而这一次,日国却是铁了心要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因为一海之隔的华夏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羸弱落后的国家,而是一个已经被统合完毕正在积四亿人之努力新兴向上的国家!

同样从内战中走出来并且经历了残酷的维新改革的日国知道华夏一旦统合,将爆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所以他们必须在华夏还没有发展起来前将华夏的崛起扼杀的摇篮之中!

而华夏远洋舰队在九月初穿越太平洋,从日国外海而过,那艘庞大到让人绝望的战列舰再一次给了日国深深的震撼了沉重的心里打击!

九月18日,华夏远洋舰队经历了六个月的航行,完成了华夏舰队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沿途对十二个国家进行访问,停靠了十七个外国港口,当舰队回到旅顺港口的时候,迎来的是无数欢呼雀跃的民众和海军高层。

作为华夏海军第一次进行环球航行的舰队,远洋舰队的上万官兵经历了一百八十多天的航行,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这次历练。

在远洋舰队回国后进入难得的休假期时,戚靖海和宁晋作为此次远洋航行的指挥官和参谋长,参加了海军高层会议,进行工作汇报和总结。

9月22日,英格国见在日国无法打开通道,便将目标转向华夏,要求华夏削弱海军军备,以降低海军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对此薛霖自然是第一时间提出了严厉的反对,对英格国大使兰普森说道:“我国早在两年前就加入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成为条约国,我国所作的一切海军建设都是在条约内进行的,现在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是日国,为什么反而要让我国削弱正常的海军军备々々?”

面对脸色铁青甚至搬出大英帝国来施压的兰普森,薛霖毫无惧意,轻笑一声道:“我国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日国如果在10月1日前不回到《华盛顿海军条约》,那么为了华夏的国家利益和海洋安全,我国也将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

“华夏国防军可不是满清军队,更不是以前的军阀军队!”薛霖锵锵有力道:“我国不会主动挑起边境冲突,但也不会坐视不管,九一八事变不过两年,甲午事变还没到四十年!”

最终,英格国驻华大使兰普森带着遗憾离开了北海。

10月1日,华夏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日国坚持不回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军备压力和地区不稳定,为了华夏的国家利益和保障海岸线的领土安全,华夏正式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

消息一出,东亚的火药味再次升级,日国和华夏先后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冲击波迅速向外扩散,并且对欧洲各国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华夏国内,从沈阳到旅顺,从天津到北京,从上海到广州,从南京到成都,各大城市里到处都能看到卖报的孩童高呼着各种报纸头条:‘日国背信弃义退出海军条约,重启军备竞赛乃司马昭之心!’‘日国开工超六万吨新式战列舰,华夏再次迎来了一个‘甲午年’!’‘保家卫国,抗击日帝国主义!’

报纸上,无数名人、政客,或退役的前军阀们,对日国的司马昭之心进行了详细分析,判定日国现在退出条约就是为了为三年后《上海停战协议》失效备战!

无数人判定,以现在中日两国的仇恨,必将有一场全面大战!下次的战争将会比甲午战争更宏大,更惨烈!

华夏民众纷纷购买报纸,两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历历在目,无数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对日国商品进行抵制甚至打砸,要求华夏政府加强军备,为下一场中日战争做准备!

各大城市的征兵处也迎来了一波参军热潮,无数年轻人走进征兵处想加入军队,为三年后的‘中日宿命之战’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这样的备战浪潮甚至蔓延到了城市周边的乡镇、农村。

那些为推行《许英智法案》而下乡的大量基层政府办事员们,在村落晒谷场等地给民众组织演讲,宣传政府新政策的(赵好的)地方,拿出了最新的报纸,给农民们讲解。

最直观的就是拿出当年甲午战争失败,日国要求华夏赔偿四亿两白银,平摊下来就是每个华夏人都要赔偿一两白银,以示侮辱!

这些自然激起了农民们的反抗情绪,但还是差些火候,毕竟甲午战争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了,对于华夏百姓来说有些久远了。

而紧接着,这些下乡的办事员们将战争的胜败直接影响着薛霖总理的任职,如果战败,薛霖总理很可能会被其他派系逼得下台,那么《许英智法案》落实的土地改革也将成为昙花一现。

这下子,彻底将农民们给激怒了!.

第808章:各国下注

“他狗日的谁敢跟薛总理做对!老娘第一个不答应!”

十月的晒谷场上,金灿灿的稻谷在平整的土地上暴晒之后被一家家收整起来,夜幕下的晒谷场坐满了朴实的农民,当在晒谷场中心讲解战争利弊可能会造成薛霖下台的时候,第一个大声闹腾起来的,是一个大婶。

只见矮冬瓜般的妇人手里织着毛衣,面黄怒目。

紧接着,其他农民也纷纷大声喧闹起来。

“就是!邹家大婶说的是!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就是薛总理带着那些大兵们给咱们全天下的农民们打下来的!谁他娘的敢把薛总理赶下台?老子不同意!”

“他狗日的!这好日子才过了两年,老子还没过够呢!管他小鬼子还是那些旧军阀,敢跟薛总理做对,老子打爆他的狗头!”

“我大儿子在军队跟着薛帅,二儿子在工厂里干活,每月给家里寄回来十块钱!我家刚翻修了新房子准备给二儿子做婚房,好日子蒸蒸日上!鬼才回去过那种乱世呢!”

“坚决拥护薛总理!小鬼子跟旧军阀都要打倒!”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句,口号迅速蔓延。

很快晒谷场上的几百农民纷纷发出了震天833动地的高呼声音,在夜幕下响彻天地!

这样的景象在乡下农村里迅速蔓延,全国上下四亿农民们爆发出了坚决拥护薛霖的备战热浪。

对于这些朴实的农民们来说,是许英智等人用生命换来了土改法案,是薛霖推动落实了土改法案,在他执政的北方,仅仅两年就解放了上亿农民,而在统一战争结束后,南方两亿多农民也纷纷得到解放,可以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

特别是西南山区,土地的落实和禁烟法案的执行,让本就贫困的西南省份纷纷拜托了烟毒这个恶魔!更是从经济作物中得到了实惠的利益,无数朴实的农民们成为了薛霖最坚定的基层拥护者。

这几年来华夏的工业化进程迅速,工人数量成翻倍增长的趋势,已经拥有超过三百万的工人阶级。

而他们也是薛霖的坚定拥护者,正如著名诗人鲁迅在新京报上说道那般:“从学堂到工厂,从农田到村落,薛霖的拥护者遍布整个华夏,遍布所有阶级。这是他的威望所致,是他结束了战火纷飞的军阀岁月,是他统合了华夏进入了全新的开始,也是他击败了日国,维护了国家的完整,如今我想不到在华夏还有谁不支持他!”

“我们正在万众一心的准备一场战争,一场注定了东亚两个强国的战争!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却是我们必须面临的艰难考验!华夏的崛起之路就是如此充满了荆棘和艰难!”

“但现在,我们的民众们已经团结起来了!这一场战争,我们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华夏国内高涨的备战气氛也很快传到了一海之隔的日国。

早已根深蒂固的仇恨正在民间蔓延,两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失败给日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而如今,整个日国都亢奋起来了!

进攻大陆的政策早已在日国政府高层既定了数十年,这数十年来的宣传也在不断加深着日国民众对华夏的仇恨。

所以当华夏紧接着日国宣布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后,整个日国都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了!

无数日国民众走上了街头进行大游行,抵制来自华夏的商品,对在日的华商和留学生进行殴打、羞辱!

在士族、华族和基层军官的带头下,浩浩荡荡的反华游行爆发了!①欧美各国看着远东这两个宿敌国家发生的一切,则是开始盘算起来这场新的中日战争谁得胜算更大,给自己国家能带来什(afag)么利益?

德意志,柏林。

总理办公室内,希特嘞得到华夏正在备战的官方消息后,激动得对亲信们大吼大叫:“我就知道!薛霖这个远东疯子一定会对日国下手!立刻命人准备五十万吨重油和一批贵重金属支援我们在远东的这个小伙伴!一旦华夏打赢了这场战争,立刻准备和他们结盟的计划!”

希特嘞挥舞着手臂,看着墙壁上挂着的世界地图,越来越兴奋。

五十万吨重油对于现在的德意志来说也是一大笔资源,但是希特嘞知道雪中送炭的道理,现在送一批资源和华夏取得战争胜利后送一批资源完全是两个概念!

希特嘞已经从华夏身上得到了不少好处,包括薛霖答应的,允许德意志火炮专家加入沈阳兵工厂的406毫米三联装主炮研制,所以希特嘞才决定在战争前对华夏押注!

而一旦华夏击败日国完成崛起,在远东拥有四亿人口的华夏将成为德意志最好的潜在盟友!相比人口只有不到七千万的日国,华夏的战争潜力太大太大了!

英格国,唐宁街10号,著名的首相官邸内,大英帝国第58任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正在组织会议,参会的都是英格国高层官员和首相的智囊团,包括时任财政大臣的张伯伦,刚继承了父亲子爵爵位的陆军大臣哈利法克斯,以及年迈的英王乔治五世和年轻的皇储。

而此时丘吉尔正因为上次选举落败,正处于在野期。

远东的火药味已经越发弥漫,一场新的战争即将爆发,英格国这一次还是和以往般,选择了扶持日国以遏制华夏、苏俄、美利坚三国在远东的势力。

尽管这个小老弟刚给自己惹出了不少麻烦,但包括首相麦克唐纳在内的众多英格国大臣们统一认为,华夏和日国的战争只是一场在远东的战争而已,不会影响到大英帝国的利益和势力范围。

PS:备注①,日国士族为旧武士阶级,日国华族为旧大名阶级,在明治维新后,两个旧阶级向天皇‘奉还版籍’(土地和人口),随后迁入了东京居住,被封为士族和华族,华族有几百年积攒下来的财富所以在东京生活得不错,甚至不少华族投资了新兴行业,但作为旧武士阶级的士族就过的有些惨,特别是那些思想守旧的士族无法进入新式军队,又没有财富来源,只能沦为浪人。.

第809章:世界格局

庞大的红色苏俄正在被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围剿,从波罗的海到中亚,从中亚到远东,为了遏制这股红色力量的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团结了起来。

而在远东,曾武装干涉东西伯利亚的日国成为了各国在远东围剿苏俄红色主义蔓延的第一防线。

不过最近几年,随着华夏的崛起,很多人认为华夏也将成为遏制苏俄红色注意从远东蔓延~开来的一大助力。

但大英帝国认为,一个统一并且对外强硬的华夏政府不符合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正如结束内战后的苏俄,他们都拥有幅员辽阔的国土,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一旦统合发展起来,必将威胁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而日国就不一样,日国只是一个岛国,人口虽然众多但国土面积狭小,而且日国位于更北部,与大英帝国的利益范围圈有一定距离,而日国恰巧又在苏俄、华夏、美利坚三国势力范围的夹角处,被三国团团围住!因此很多政客认为日国才是大英帝国在远东_最天然的盟友。

虽然这个盟友前段时间才搞出不少事情来,但要围剿苏俄的红色主义蔓延,遏制华夏和美利坚的崛起,日国将是大英帝国在远东最重要的旗子!

因此在经过三次会议讨论之后,英格国政府最终确定了扶持盟友日国,在日国遭到华夏宣战的时候站在日国一边给予援助的政策!

一海之隔的法兰西则没心思搅合华西和日国的冲突,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战争已经持续了大半年,第二次岘港以中央军微弱的胜利结束,十八万法军折损了三万兵力,十五万仆从军折损了七万兵力,第二次岘港战役法军总计损失超过十万人!

吉罗带着损失惨重的部队后撤了一百四十公里,才在阿苏破省和玉回一带重新稳住阵脚,依托山地构筑阵地,抵御中央军的南下。

此时法军已经知道单靠殖民地剩下的十几万兵力是很难打过中央军的,于是法兰西本土在七月份的时候动员了一批新组建的部队,约十万人,再从北非和法属印度调动了十万经验丰富的外籍军团,也就是比仆从军高一级的黑人和三哥组成的军队,总计二十万兵力调往法属印度支那。

而且法兰西政府同时命令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帕斯奇尔前往曼谷接触暹罗,要求暹罗出兵帮助法兰西平叛。

此时的暹罗拥有两千万人口,还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近海舰队,和一支空军部队,但暹罗在1932年爆发了革命起义,从一个帝制国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国家,因为国内的矛盾重重,首相披耶马努巴功和比里帕侬荣也希望能对利用外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

于是在谈判中,暹罗要求法兰西归还上一次暹法战争中被割让给法兰国的老挝、乌隆、色军、乌汶等地区。

帕斯奇尔自然是愤怒的拒绝了暹罗的要求!

法兰西在印度支那的战争只是一时的失败而已,可还没有落寞到非要请求暹罗这样一个三流国家出兵平叛的地步!

与此同时,在美利坚。

正在逐渐将美利坚从经济大危机的深渊中拉回来的‘轮椅巨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正在和内阁成员们商讨着远东的华夏和日国若是爆发战争,对美利坚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0 ……求鲜花0

因为此时国内的孤立主义盛行,而且国家还没有完成从经济大危机中缓过劲来,罗斯福政府内阁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了振兴国家的身上,因此很多人认为华夏和日国的战争并不会影响美利坚在东亚的利益,而且现在美利坚也没有精力去管这两个国家的事,太平洋舰队都快开动不起来了。

不过不甘心美利坚被孤立在两大洋之间的罗斯福借华夏和日国即将爆发的战争可能威胁美利坚在吕宋的殖民地为由,在特别咨文中敦促立即增加20%的海军建设费,提交国会后,国会经过了激烈的辩论,最终通过了扩充海军法案,在1934-1936年准以两亿美金发展海军,但不会建造新主力舰,1936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失效后,视情况增加5-10亿美元的海军经费。

……

在全世界被华夏和日国即将爆发的战争而搅动风云的时候,北方的红色毛熊却还沉寂在整肃运动之中。

1934年11月开始,斯大林在莫斯科对十六名被告进行所谓的‘审判’,包括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在内,以‘组织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恐怖中心’的罪名,阴谋暗杀斯大林为首的苏俄国家领导人,基洛夫同志就是他们策划暗杀的!

从11月1日到12日,十六名被告被宣判死刑,并立刻执行枪决!

随后在12月初,斯大林认为雅戈达肃反不力,被解职,由叶若夫代替了雅戈达主持了大肃反运动。

1934年12月,苏俄陷入了‘最黑暗的时期’!.

第810章:严父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