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53章

作者:一条咸鱼

夜幕下的兰州城瞬间被打破了宁静,南滨河大桥上火光冲天,十数条火蛇跳跃!汤姆森冲锋枪特有的梭梭声成为无数人的噩梦!

如此近距离下,措不及防的甘肃新军瞬间倒下了140二十多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枪林弹雨的轰鸣、黑夜中闪烁的死亡枪弹,复出鲜血的代价后,剩下的士兵才开始纷纷寻找着掩体!

但大桥不到三十米,桥中的新军全倒下后,只有数十人跑到了两侧桥头。

“给我还击!还击!司号兵!吹号!”险些逃过一劫,脸颊被子弹擦了一条血痕的警卫营长大声叫喊着,指挥着士兵们反击,他知道,要是匪徒劫持了邵主席,自己的前途也算是完了。

司号兵手忙脚乱的拿出军号,开始吹响。

不一会儿,兰州军营内早已被枪声惊醒的士兵们纷纷涌出了营帐,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向城北聚集。

“邵力子呢!”南滨河桥中心,黄包车被横在两侧形成掩体,萧丁山指挥着特战队员们与甘肃新军对射,吸引火力,随后来到了马车前。

拉车的黄马已经被乱枪打死,一名年轻儒雅看起来像是秘书的年轻人倒在马车上,肩头已经被一颗子弹打碎,鲜血将左臂染红,却仍然拖着身子挡在车门前,镜片下那双眼珠死死的盯着眼前这个拿着双枪靠近的黄包车夫。.

第425章:兰州事变

萧丁山没想到还有一个活人,连马车夫都在刚才的乱战中被乱枪打死,这浑沌的世道,战争总会有些伤及无辜。

他拿起手枪准备解决这人,只见这人面对萧丁山举起的枪口,坦然昂头,迎上了萧丁山的枪口,准备迎接自己的命运。

就在萧丁山食指微动,准备扣动扳机之时,马车的门帘忽然被拉开。

身材消瘦,一身中山装的邵力子黑着脸从马车里走了出来:“你们的目标是我,放过其他人吧。”

“主席!”躺在马车上的年轻人不顾浑身鲜血直流,拼命拉住邵力子的腿:“这些人来历不明!不能跟他们走啊!”

“子川,你不要乱动!”邵力子蹲下身子,看着这个跟了自己好几年的年轻人肩膀中枪血流不止,忍不住哀叹道:“现在的形势我不跟他们走,他们也会带我走的!”

“哼,知道就好。”萧丁山将枪口微微收回来一点,对周围的队员们吩咐道:“准备撤退。”

“是!”副队胡凯旋拿出一个哨子,放进嘴里,不一会儿,尖锐的哨音响了起来。

“队长!敌人把机枪架起来了?”眼睛尖锐的突击手曹飞发出提醒。

“注意躲避,机枪手交给二狗他们解决!”萧丁山喝令道。

噗!噗!噗!

很快,几声低沉的枪响打破了对峙的局面,只见城北桥头甘肃新军刚架起来的几挺机枪的枪手就这么被打没了,新军士兵们更是纷纷缩了缩头,深怕被狙击手锁定。

邵力子一边注意着陈子川的伤势,一边环顾着周围的形势,向看看眼前这些人有什么办法突围。

这时,南滨河上出现了一条平底货船,喷着浓浓的黑岩缓缓靠近这座桥。

待近了,邵力子才看到,这是一艘很少见的铁货船,甚至采用的是烧煤锅炉作为动力,这样的货船在西北不少见,但铁质的船舶却非常少见,西北少水,基本只有在黄河这样的大河上才能行动。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邵力子见到铁货船出现,更是不可思议的看向这些人的头头,显然他们的行动是经过精密设计,连自己的行动规律都掌握了。

不等萧丁山回话,邵力子恍然大悟道:“这个时候来绑架我……无论是谁,只要我出事,最终得利的,只有镇北军吧!”

邵力子在这个混乱的年代能做到封疆大吏的级别,头脑可是清楚的很呢。

南京政府中虽然有人恨他,但不至于派出杀手,马家军忙于与镇北军的战斗,马步青也没有那个实力对自己下手,在天水的鲁大昌虽然忌惮自己,但他东边就是杨虎城的行营,他可不敢轻举妄动。

如此算下来,也就只有镇北军才有对自己下手的条件了。

“邵老爷子眼观挺不错的嘛。”萧丁山笑了笑,没有否认,邵力子已经落手,大胆承认也没什么,至于那个年轻人,大不了一起带走得了。

“你们是想南下?”邵力子继续追问着,随后又用肯定的语气道:“一定是了!”

萧丁山走到邵力子面前,直接挥了挥手:“邵老爷子不用想了,跟我们走吧,曹飞,带人把他们俩扔下去!”

“好嘞!”突击手曹飞带了两个队员过来,架着年过五旬的邵力子在他惊慌失措中往几米下的南滨河跳去。

随后曹飞把受伤的陈子川也带着往下跳。

而此时,货船也渐渐靠近大桥,萧丁山开始下令:“.“一组二组掩护,其他人先下去!”

一声声噗通噗通的落水声以及那冒着浓烟的铁船经过桥洞让警卫营的士兵们纷纷反应过来,对方要跑了!

“该死的!大部队什么时候才能到?”作为邵力子的贴身警卫营长,钟强只能眼看着那些匪徒跳入何种,登上铁船,他刚想让士兵架枪,但想到对方劫持了邵主席,只能硬生生吞下这句话,暗中还有狙击手在瞄着他们的机枪手,更让钟强心中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营长!他们要进入黄河了!”一名亲兵提醒道。

“还愣着干什么!给老子追!”钟强一把摘下军帽狠狠(的王的)仍在地上,对士兵们大吼着:“给我沿着黄河追!还有那些狙击手!也给老子找出来!”

不到二十分钟,甘肃新编第一军的大部队也赶到了南滨河,但是面对死伤超过五十人的南滨河大桥战场上一顶孤零零的饺子,邵主席不知所踪,军长赵伯经心惊不已,连忙命人向南京中央发电汇报,随后命人加强兰州城的戒备,同人派出大量骑兵部队沿着黄河搜索匪徒踪迹,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从匪徒手中救回邵主席!

兰州事变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华夏,饶是在这混乱的时代,身为一省主席的邵力子被不明匪徒劫持,轰动全国!。

第426章:向陇南运动的中央军

兰州主席被不明匪徒劫持的电报第一时间传到为委员长桌上。

而此时,正武汉组建武汉行营,准备对南方的反蒋联盟发动决胜战役,期待尽快结束岭南战事的蒋委员长看到这封电报时,脸色阴沉的叫来了陈家兄弟还有何应庆等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匪徒,敢劫持国家大员?!反了天了!”蒋委员长沉着脸将电报给何应庆以及陈家兄弟看。

当初邵力子出任甘肃主席的时候,还是何应庆支持的,所以在邵力子出事后,何应庆很快就知道了兰州那边已经乱套了。

他将电文看完,思索一阵后抬头说道:“委员长,邵力子现在被大胆匪徒劫持,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兰州陇南地区的局势,我怕镇北军趁机南下啊!”

蒋委员长也是担心这一点,虽然兰州以南名义上已经是中央军的地盘,但甘肃各地军阀盘踞,镇北军和孙马联军又在武威城大战,如果镇北军这个时候趁机南下,以兰州的兵力很难抵挡的住镇北军的进攻。 800

“应庆,你说,会不会是薛霖!”蒋委员长眼睛微眯,意味深长地看向何应庆。

这下子,不仅是何应庆吸了口冷气,连旁边的陈家兄弟也纷纷心惊。

“北方的话……”陈家兄弟相视一眼后,陈果人顿了顿道:“无论绑架邵力子的人是谁,以现在的形势看来,是最适合镇北军南下的,最终得利的,也多半是他们。”

陈立人补充道:“上海抗战时,斧头帮帮主就是和镇北军的一支神秘部队合作干掉了日军大将白川义则……”

“可是,如果这事情真的是镇北军干的,那么被捅出来,他们也不会好过啊?”何应庆忍不住怀疑道。

“除了邵力子,谁能证明是他们干的?”陈果人轻哼了一声。

从(bjah)29年开始掌握民党特务机构的陈果人对这种暗战非常熟悉,类似的操作甚至他也命手下人做过,因为很清楚邵力子要么投向镇北军,要么……可能过几天就会在那个甘肃军阀的地盘发现他的尸身,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谁叫这是一个乱世呢?

至少现在不像古代的争霸,不会涉及家人。

“委员长!西北急报!”这时,敲门声忽然响起。

蒋委员长示意陈果人去开门。

后者点点头,走出去,很快从行营副官手中拿回一封电报,书房的几人纷纷望去,陈果人关上门后面色焦急道:“委员长,镇北军征西部队司令赵鹇宣布彻查兰州事变,命令暂编18师和一个骑兵旅南下兰州!”

砰!

话音刚落,蒋委员长一巴掌排在桌子上,吓了众人一跳。

“该死的!就知道!”蒋委员长咬牙切齿,没想到镇北军的速度竟然这么快。

但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镇北军对此时的反应速度很快,但联想道镇北军平时都是雷厉风行,北方战争只打了六天就结束了,根本没办法用这一点质问薛霖!

“委员长!现在怎么办?”何应庆忍不住出声询问。

虽然现在岭南战事优势在中央军一方,但还没有彻底取得压倒性优势,此次他们来到武汉行营就是为了组织一场大会战,彻底打跨四省联军的主力部队!一举赢得岭南战争的胜利!

这个时候如果插手甘肃,反而可能会造成一些军事冲突,后果堪忧。

蒋委员长手指在明代桌具上敲了敲,眉头紧皱颇怒道:“虽然甘肃还没有驻扎中央军,但他薛霖想拿下甘肃还没那么容易!”

“命令杨虎城率第十七路军进占天水!鲁大昌要是反抗中央整顿,就地整编他的部队,同时命令安康的岳维俊率第34师从安康进入汉中,一定要在镇北军没南下前占领陇南城!”

“同时让在襄阳的杜金明第25师和关麟征的36师进驻安康!”

何应庆看向挂在墙上的地图。

陕西主席杨虎城是陕军出身,并不是中央军嫡系,所以在中原大战后杨虎城主政陕西,蒋委员长培养的陕籍将领岳维俊率领第34师驻扎在陕西南部的安康和汉中一带,杜金明和关麟征则驻扎在湖北襄阳一带。

这些人都是蒋委员长培养的陕籍嫡系军官,在中央军中也属于冉冉升起的将星,哪怕岭南战事爆发,蒋委员长也没有调他们去南方和‘小诸葛’白崇禧他们打。

一旦岭南战事结束,蒋委员长准备陕西纳入统治,便会将这些早已准备好的陕籍将官们和数万精锐中央军安插到陕西各地,逼迫杨虎城放权。

而现在,为了打断镇北军南下占领甘肃全境的计划,蒋委员长不得不将这些陕籍将官们调动起来,近五万嫡系中央军和杨虎城的十万陕军向陇南运动…

第427章:民国元老唐邵仪

西北风云突变,甘肃主席邵力子在兰州城下被不明匪徒劫持,随后前几天还在跟孙马联军打得热火朝天的镇北军忽然宣布南下兰州,彻查兰州事变!

而紧随着,南京中央政府发出电令,以中央的姿态喝令镇北军停止南下,同时发兵五万精锐中央军走汉中进驻陇南地区,电令陕西主席杨虎诚率第十七路军进军天水!

一时间西北局势风起云涌。

而在这些通电发出去的同时,南京政府质问北方联盟政府的电文也送到了薛霖的桌子上。

北平,大理石构建的北方联盟议会大厦通体雪白,即使在黑夜中,灯光将整个大厦照亮,遥遥十数里外都能看到大厦的~轮廓。

“总理!”一楼的走廊上,刚视察完故宫文物保存情况的薛霖匆匆赶回来,一路上,无数北方政府的政员们停下脚步,放下手中的文件向薛霖-行礼。

“总理!”苏秉文接过手下文员递过来的文件,检查一遍后递给_薛霖。

薛霖看了看上面署名来自南京中央政府的文件,淡然道:“你先拿着吧,上去再说。”

“是!”苏秉文将文件收回来,和其他几分文件一起亲自拿着。

当来到办公室门前的时候,李渡、蒋白里、薛思还有陈震等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此外,还有一瘦瘦高高,穿着青色长衫,带着一副圆框眼镜的老人。

“薛帅!”“总理!”众人纷纷向薛霖行礼。

薛霖看了眼诸位,又看了看哪位不知名的老者,点点头,沉声道:“进去说吧。”

雷武带着两名贴身警卫上前推开了大门,薛霖率先进入,随后李渡、蒋白里、薛思等人纷纷鱼贯而入。

走在最后的雷武关上了大门,与两名警卫员站在门口护卫着。

书房内。

“诸位先请坐吧。”薛霖让大家坐下后,自己也坐在了主位的沙发上。

苏秉文适时的递过文件,薛霖接过扫了两眼,大致了解了之后,看向众人:“你们都看过了吧。”

众人点头,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北方政府的最高层,薛霖来的已经比较晚了。

薛霖点点头,看向与李渡坐在一起的年迈老人,略带疑惑问道:“这位是?”

“哦,这是……”李渡还没介绍完。

那年迈的青衫老人起身,向薛霖行礼道:“老朽唐绍仪见过副总理。”

蒋百里轻微咳嗽了一声,薛思眉头微皱,陈震也将视线移到了那老人身上。

苏秉文微微凝眉,在北方政府,任何人称呼薛霖,要么称‘薛帅’,要么称‘总理’或者‘主席’,可还没见过谁胆子这么大,直接带个‘副’字。

在华夏文化里,‘正’不在的时候,可是要去掉‘副’字的。

薛霖统辖北方九省,哦,现在包括宁夏已经是十省了,过段时间再加上甘肃就是十一个省份了。

可以说几乎统辖了黄河以北的薛霖是当今最有可能整合华夏的两人之一,要不是南方那位把持着华夏民国政府议会,现在谁是总统谁是副总理还不一定呢。

薛霖也微微有点生气,毕竟南京中央政府给的这个‘副总理’的职位有点尴尬啊。

不过当听到来人是唐绍仪的时候,薛霖瞬间将刚才的怒气抛之脑后,欣然大笑道:“竟然是唐老?您老人家怎么来北方了?”

随后又对李渡佯装怒道:“我说老哥哥,唐老来北平这么重要的事儿你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呢?”

李渡颇为无奈的笑了笑,唐绍仪为李渡解释道:“唐某也是今日才到北平的,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

“哦?”薛霖饶有兴致追问道:“听说唐老最近不是在中山县任县长吗?怎么……”

别看眼前这个瘦瘦干干的老人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可实际上,唐绍仪在华夏民国,特别是在政界,可是与萨真冰齐名的元老级人物!

唐绍仪出身自中山县,是第三批留美幼童,后来更是进入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在高丽从事海关事物,与袁大头结实,成为莫逆之交,并经历了甲申政变。

· ……求鲜花… ……袁大头担任北洋大臣组建北洋新军的时候,唐绍仪为天津海关道员,后更是推翻了英格国试图分裂华夏的《拉萨条约》,官至外务部侍郎。

辛亥革命后,唐绍仪担当袁大头的北洋内阁代表,主持了南北谈判,磋商了清帝退位,可谓是革命最大的功臣之一。

袁大头担任总统后习性大权独揽,对唐绍仪推行责任内阁制,两人渐渐形同陌路,后更是愤而提出辞呈,因担任总理不足三个月,也被称为‘百日总理’。

……

北洋分裂后,唐绍仪参加过段祺瑞主政的内阁,但此时北洋已经开始内乱,皖系军阀段祺瑞大权在握,主张专政的虚假共和,唐绍仪于1917年南下参加护法运动,被孙逸仙任命为财政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