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具人就能变强 第308章

作者:一颗泡芙

因为谈论网络舆情,就必须要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理论作为支撑,不能像普通自媒体那样,用看似内涵实则空洞的段子,调侃网络喷子行为,谴责网络暴力,这是记者大赛不是奇葩说,不需要拉票,不需要搞笑,只要求高水平的作品。

为什么我不多读书……

至少,把老女人要求的那些书看完后,应付这个比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我这笨蛋……

那么,要试试第三则吗。

在考试之前,自己恰好背的就是这一篇。

虽然还没有完整的背过,但大致的信息已经存入脑海了。

要试着写写吗?

可是,汽车什么的我完全不懂,汽车行业什么的,我也基本上一片空白,里面那么多名词,我记住了吗?

话说那款漏油车是什么型号来着。

CSL多少?

“啧……”

将抽签的考试纸,答题卡,还要草稿纸都写上名字和考号后,唐思文在答题卡的‘选择题目123’,产生了犹豫。

最后,中性笔笔尖,悬停在了‘2’上面。

……

“第二轮的比赛打分,即将开始。”

在主持人如此宣布,让所有考生都屏气凝神后,他又突然调皮的说道:“是即将,因为老师们改卷登分,统计还需要时间。所以,在分数出来之前,我们先让专业的评委老师们,来说说新闻评论速写的意义。”

因为主持人解释的清楚,所以没有出现那种嘘声,毕竟都是老媒体人了,明白是在录节目。

而主持人这么说后,镜头转向周老师,也就是那位新华社的名记者。

他正了正嗓子后说道:“新闻讲求时效性,今天的新闻,明天可能就不是新闻了,这就是日报存在的意义。大多数的新闻,都是不会停留在受众的记忆之中的,但每个新闻,只要是有新闻点的新闻,都需要快速的发布。我记得我上班的时候,新闻稿这种东西,都是现发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打磨,如果真过了一个小时,那就没意义了,因为一个大事件发生,至少有上百家媒体等着报道,谁最快,谁的角度最新,那谁就能够获得流量。所以快速写作是每个人新闻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他这么说完后,旁边的大报社资深编辑也附和道:“确实,现在为了快,都开始用机器人写作了,输入日期地点关键字,一分钟就能生成新闻,而且质量,还的确是那回事。”

“所以啊,既然速度都没有了,那质量就得上去,不然我们都得下岗,被机器人拿工资,哈哈。”

“……”

几个评委你一句我一句,自嗨的聊了几分钟后,后台的数据也刚好整理好,然后主持人按照着导演的要求,开始继续流程:“感谢几位老师的讲解,现在我们也知道了,新闻这个行业的严格程度。更加明白,一个优秀新闻人,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先是接过话题,而后对着中间的大屏幕,主持人说明道:“现在第二轮的成绩公布开始。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会依次将大家的新闻评论文章以及分数,在大屏幕上放出,每次停留30秒钟,所以对于评分有置疑的,也可以单独进行申诉。而顺序的话,按照昨天抽签的结果,反着来。”

“反着来?!”

陈南很吃惊。

因为反着来,也就意味着,昨天是第三位登场的唐思文,今天得倒数第三位才能够看到她写的稿子跟分数。

总共可是有93位!

虽然一位30秒钟,但加起来,就是45分钟后了。

真是煎熬呢。

不过……

如果最后的结果真是差的,心情烦乱的她,写了一篇辣鸡稿子,得到了个位数,或者十几分的成绩,彻底的凉凉了这次比赛……

这种等待也是值得的。

反正到时候,自己出气了,唐思文因为没有背到自己给的稿子开始无能狂怒,之前埋下伏笔的情债也全都成空,一笔勾销,那这件事情还真是以一个完美的句号为结尾。

而这几天,自己失去了什么?

没有。

得到了什么?

对着已经分手的女神,耍了几次流氓而已。

就这样吧。

因为能够接受,所以不去纠结,陈南看着舞台中央的大屏幕,开始公开滚动选手们的新闻评论稿,以及分数。

第一位出现在大屏幕的,是一位叫扬一帆的女生的作品,她昨天是摇号到最后一位做的自我介绍,然后在93人中,拿到了第21名的优秀成绩。而她的稿子,在大屏幕中出现后,也没有给大家足够阅读的时间,毕竟只是为了公证才放出来。

不过比起内容,大家更在乎分数。

——29分。

“及格了吧?”

“感觉还挺高,不过没有参照,也不知道评分的尺度是什么。”

“不管了,先拍下来再说,等下对比一下。”

对于这个成绩,因为没有比较,所以只能从感觉上来说,是个不错的分数。

不过让人产生紧迫感的是,在侧边的总成绩排名大屏幕上,加上这个29分后,杨一帆暂居第一位。

“卧槽,又来了又来了。”

“太尼玛残酷了吧。”

“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留,这就是成年人的竞赛吗?i了i了。”

牵扯到排名后,事情变的有意思起来。

紧接着,第二位的分数出来,大家这才明白,刚才那个29有多牛批。

——14分。

虽然这位同学总排名也升到了第二位,但脸都黑了。

“艹,抽到的全是没听过的新闻,而且连一个梗概都不给,我能怎么办啊,只能瞎几把写了,日……”

虽然这位哥们甩锅的意味明显,但身边的人都没有嘲笑他,毕竟100抽3太过于严苛了,对于那种只了解必要的时政,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关注民生经济新闻的研究生来说,专门为了这个比赛恶补,显然是有些勉强。

所以,这个14分不是个例,因为后面甚至还出现了9分这种更加丢人的分数。

扬一帆同学的第一名,也在足足滚动了数十位之后,才被人顶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