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开局忽悠千古第一才女 第31章

作者:大唐二五仔

因此很快他就写完了。

周围的考生仍然在提笔书写,专心致志,不少人不停的在打草稿,等到写到满意的时候才会誊写。

他看见的场上悠闲的人很少,除了他之外就只有蔡敦了。

蔡敦早就誊抄完答案,此时吃的正香,不时的发出磨牙打嗝放屁的声音,让旁边的书生难受不已,偏偏他还不能说什么,不然就要被巡视的考官大骂一顿。

他将笔放下,准备休息会,诗赋留在晚上写,他根本不着急,只是瞄了一眼,心里已经有了腹稿。

刚刚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手腕还是有些累的。

古代科举,每天数题要写上几千字,对于考生而言也是个挑战。

杨易往里面侧了侧,躺了下来,这空间大小正好合适,睡个午觉。

“啊,老子的试卷染上墨水了。”一个考生一声凄惨的叫声后,便哭嚎起来。

“吾欲敦伦汝母!”

“彼其娘之!”

叫骂声不绝,显然是被吓了一跳。

旁边又有考生哭嚎起来,“三年寒窗苦读,竟答不出矣,有何脸面见家乡父老。”

说完他往旁边的墙板上冲去,想要血溅当场。

旁边的士兵眼疾手快,冲上前去,一把拉了出去,嘴里塞上布团,拖了出去。

巡视的考官低喝道:“汝等肃静!”

旁边翘首看热闹的考生顿时缩了回去,当然也有借机抄袭的。

像这样出错或者承担不了压力的考生比比皆是,精神失常也是常有,这些士兵显然是司空见惯,有条不紊的将这些人全部叉了出去。

杨易冷眼旁观,反正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他蒙着被子一觉睡到晚上,异常舒爽。

起来之后,刚准备做题,忽然发现蔡敦旁边的那位仁兄已经不见了。

恰逢考官路过,他拱手道:“大人,地三号房的考生呢?”

考官抚须道:“这人不堪忍受隔壁的呼噜声,弃考了。”

杨易无语,这蔡敦兄还是厉害啊。

他蘸了笔墨开始做题,作诗他太擅长了,挥毫而就,一首诗词完成,倒是赋花了较长的时间,这玩意字数太多。

写完之后,将笔墨纸砚收起,用镇尺压住,免得被风刮跑了,号舍三面墙,还有一面没有,晚上的时候还是有些凉意的。

杨易裹着被褥,这是苏宓给他缝补过的,要稍微厚一些,此时正好。

对面那位晚上冻得脸色铁青,笔都快握不住了。

秋天的夜晚,还是有些冷的。

杨易拿出炉子,用蜡烛点了点,跟周围的士兵要了些水,那士兵虽然不知杨易被关照了,但是考官的态度他还是看得清楚的,越是小人物越是会察言观色。

很快,士兵将水打来,杨易将莲米,圆眼肉,人参全部混在一起,一锅煮了。

不多时,飘起阵阵清香,有人参在里面,这清香闻起来也提神。

对面的考生眼巴巴的看着他,杨易不为所动,他尝了尝莲米,入口软糯,再喝点汤,感觉精神一振,这人参显然也是好东西。

这一口下去,顿时口舌生津,不能自已,周围响起一片吞咽之声。

ps:求鲜花,求月票,求鲜花,求月票,求鲜花,求月票,求鲜花,求月票,求鲜花,求月票

.

第三十八章 好羡慕,好嫉妒,好恨啊

第三日则是策论,用宋人的话来说:“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通过科举的第基本上都是全才,诗词歌赋,经义策论全都是要考的。

这时,考场前面挂了一层帘幕,上面写着策论的题目: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还有举着木牌的士兵,来回巡走,防止有些人看不见题目。

这个题目,杨易有印象,文天祥曾经做过类似的策问。

感谢过目不忘,让他想了起来这篇文章。

因为这篇文章将近一万多字。

杨易脸色肃穆,提起笔开始誊写:草民闻公道在天地间,不可一日壅阏,所以昭苏而涤决之者,宰相责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责,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

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直到下午,他才写完。

此时已经接近下午五点,已经走了许多考生,大部分都是放弃的,或者已经精神失常的。

杨易检查几遍之后,就交卷了。

这一天就是交卷日期了,这一天分三批交卷,午前一批、午后一批、傍晚一批,收卷官每收一卷发一签,签卷相符。考卷糊名,评卷前有抄工用朱笔抄录,评卷官就朱卷评阅,用蓝笔批阅。

杨易走出贡院时,还有考生在争分夺秒,到戌时也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时候,考场就会清场。

外面站着不少考生,正在面红耳赤的讨论考题。

杨易对此没什么兴趣,有这功夫不如回去多看看书...恩,为下次科考做准备。

刚走出没多远,后面突然传来呼叫他的声音,杨易脚步一顿,蔡敦跟了上来。

“杨兄考的怎么样?”蔡敦笑道。

杨易谦虚道:“应该能中个举人。”

他是在谦虚了,文天祥的文章都抄上去了,要是再不行,那就是有黑幕!!

蔡敦是个实诚人,看到被自己视为好友的杨易这般说,当即也拍了拍胸口道:“我也差不多,中个举人应该还可以,我们四大才子其二一同上榜,也是一桩美谈。”

旁边的考生正哀叹自己没答好,猛地听见旁边有两个狂妄之徒居然说出如此嚣张的话。

他冷笑道:“夏虫不可语冰也,你们知道中举有多难嘛?”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周围的赞同,他们刚刚也看不过眼了。

大家走出考场都觉得自己考得不行,怎么就你俩觉得能考上举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