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少
原来白小楼也会后悔的。
他已经后悔当初没暗中跟随白天羽入京了。
他已经后悔当初没提前察觉到花银烛等人的狼子野心。
但这世界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所以他开始亡羊补牢。
开始为白天勇。
还有自己的宝贝孙儿剔除所有的隐患。
亡羊补牢,为时未晩?
但白小楼心底,自己永远是晩了。
他这一生注定要带着遗憾。
与此同时。
他将曾经发誓守护的罗刹教轰进混乱的深渊。
不过白小楼也发现任天行思虑之周密,眼光之深远,这些都是花银烛永远做不到的。
或许罗刹教在任天行的手里,会比花银烛好得多吧。
而在另一边。
华山。
居安楼的书房中。
宁中则坐在岳不群的双腿上。
她是背对着自家丈夫的。
银牙紧要,明显忍得很辛苦。
“专心点。”
岳不群竟无耻地提醒道:“中则,写几个字都曲曲歪歪的,以后怎么教灵珊啊。”
说话间他还故意做出起身的动作。
可把宁中则刺激得毛笔拿捏不稳。
“还不是……”
宁中则实在气不过。
“夫君,收手吧。”
“郭嵩阳大概要回来复诊了,我们得准备准备。”
宁中则到极限了。
只能换个角度恳求。
“你的回信都没写完呢,急710是什么。”
岳不群才没那么容易上当。
“就你这字……”
“算了,还是为夫手把手教你吧。”
岳不群依依不舍地从宁中则的裙抛之中抽出一只手,贴到那只略显粗糙的小手上。
手把手教写字。
那肯定是手把手。
“毛笔得这样握,你刚才那样根本没力度。”
“还有,笔尖的运力也得讲究技巧,不然写出来的好字。”
岳不群说得头头是道。
若是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他们是在传授书法。
忍着。
学着。
宁中则坚持着把书信写好。
岳不群最后才说道:“差不多是这意思了,等下我们再重抄一遍吧。”
“你……”
宁中则气得咬牙。
这封信写了将近半个时辰。
她现在也没力气报复岳不群。
“花银烛被白小楼三刀斩杀,其中必有猫腻。”
“弘治皇帝病危,朱无视滞留京城,京城开始宵禁。”
……
这是书信的内容回应。
岳不群以华山掌门的身份,一一做了注解。
而送信的对象是给他们送情报的林仲雄。
此时的林仲雄正在京城这个是非地。
急需岳不群的指点。
“罗刹教的教主居然会蠢到接受白小楼的挑战。”
“他连对付白天羽都得联手啊。”
宁中则被勾起了话欲。
别的可以不理。
但魔教的事情不得不关注。
“或许不是主动接受呢。”
“况且花银烛已经消失,对外宣布这个消息的又是他的徒弟任天行,还有他的养女花巧儿。偏偏最该出现的花白凤,自始至终都声匿迹。”
岳不群觉得其中有猫腻。
但罗刹教远离中原。
很多消息都有滞后性。
而且它们内部的人稍微操作一下,就极具迷惑性。
“也对。”
“不过魔教的内斗是机会啊,可惜各大门派都没动作。”
宁中则惋惜道:“他们的精力都在皇帝老儿身上呢。”
若是以前。
中原各大正道绝对不会错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现在嘛……
更大的利益让他们分心难顾。
“弘治皇帝可不老。”
月不群提醒开来。
“呃。”
“还真是啊。”
宁中则这才想起来弘治皇帝还没四十岁,也就比岳不群大了两岁而已。
可她不知道弘治皇帝本该在去年就走了的。
也是因为恒山派的定闲和定静的圣手。
更是因为百灵丹的救急。
“弘治皇帝是个不错的皇帝。”
“如果他还能清醒地当4、5年皇帝,绝对是苍生之福。”
岳不群对弘治皇帝的看法还是比较正面的。
后世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弘治皇帝的丰功伟绩。
他的名气甚至远不如他的儿子朱厚照。
弘治皇帝限制宗室和勋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重视司法等等……
一些列有效的改革和民生措施。
让大明的元气得到恢复。
史称【弘治中兴】。
所以他儿子朱厚照才有资格那么浪。
“为什么好皇帝就活不久呢?”
宁中则也是惋惜。
“问题不止这些,现在太子还小,很容易被权臣拿捏。”
“朱无视大奸似忠,一旦没有曹正淳的牵制,他必定作祟。”
岳不群说着就自己纠正过来:“错了,他现在就已暗中作祟,争权夺利了。”
“我也是想不到这么伟光正的王爷,居然会勾结东瀛的浪人和忍者。”
“难道皇位就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宁中则不懂。
但岳不群很懂,笑道:“这就跟我们武者,不喜欢屈居人下同个道理。”
“好吧。”
宁中则无言以对。
同时也是难以为继。
因为她到现在还与岳不群紧密联系着呢。
“夫君。”
“能让我稍微休息一下吗?”
宁中则哀求道:“你的精力若真那么足,不如去指点一下霓裳这孩子。”
“霓裳要练武就练呗。”
岳不群满脸无所谓。
宁中则提醒道:“问题是她起手就要学养吾剑法啊。”
现在岳霓裳才5岁。
下个月过年,才6岁呢。
一般情况下,这个年纪的人都是识字练字,至多兼修一点基础武学。
不会接触高强度的外功。
所以岳霓裳的初学武功直接选择养吾剑法,简直逆天。
“也可以啊。”
“养吾剑法与紫霞神功有相当高的契合度。”
岳不群说道:“估计她就是感悟到这点奥妙,方才提出这个要求吧。”
上一篇:人在综漫,双穿美漫提取超人词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